[发明专利]一种漆包线线材自动上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6733.6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1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芳;于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远桥电磁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6 | 分类号: | H01B13/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3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漆包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漆包线线材自动上漆系统,包括壳体、除灰模块、线材、上漆模块、均层模块和驱动模块;壳体内部一端设有除灰模块,除灰模块用于清除线材表面脏污;壳体内部中部设有上漆模块,上漆模块包括一号控制杆、二号控制杆、三号控制杆、上漆环、调节单元和控制器;上漆模块用于线材表面覆绝缘漆膜;均层模块安装在壳体内部另一端,均层模块用于均匀漆层厚度;驱动模块安装在壳体底面;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均层模块旋转;线材穿过除灰模块、上漆模块和均层模块完成上漆。本发明通过除灰模块先将线材表面灰尘清理干净,提高后续上漆模块漆料的沾附力;通过设置上漆模块,对线材表面进行旋滚上漆,提高上漆均匀。 | ||
搜索关键词: | 上漆 除灰 线材表面 漆包线 线材 壳体内部 驱动模块 控制杆 自动上漆 加工技术领域 灰尘清理 绝缘漆膜 壳体底面 模块安装 控制器 壳体 漆层 漆料 脏污 沾附 穿过 驱动 | ||
【主权项】:
1.一种漆包线线材自动上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除灰模块(2)、线材(3)、上漆模块(4)、均层模块(5)和驱动模块(6);所述壳体(1)内部一端设有除灰模块(2),除灰模块(2)用于清除线材(3)表面脏污;所述壳体(1)内部中部设有上漆模块(4),上漆模块(4)用于线材(3)表面覆绝缘漆膜;所述均层模块(5)安装在壳体(1)内部另一端,所述均层模块(5)用于均匀漆层厚度;所述驱动模块(6)安装在壳体(1)底面;所述驱动模块(6)用于驱动均层模块(5)旋转;所述线材(3)穿过除灰模块(2)、上漆模块(4)和均层模块(5)完成上漆;其中,所述除灰模块(2)包括清灰管(21)、刷除轮(22)、张紧轮(23)、联动轮(24);所述清灰管(21)转动套接在线材(3)上,并转动安装在壳体(1)一端;所述刷除轮(22)安装在线材(3)一侧,所述张紧轮(23)对应安装在线材(3)另一侧;所述联动轮(24)接触连着刷除轮(22);联动轮(24)用于配合驱动模块(6)控制均层模块(5);所述清灰管(21)内管设成锥形,清灰管(21)内部锥形面设有螺旋刷毛(221);所述驱动模块(6)包括蜗杆(61)、支架(62)和联动齿轮(63);所述联动轮(24)转轴设有蜗轮;所述蜗杆(61)配合连接在蜗轮上,所述支架(62)安装在壳体(1)内部底板上;所述蜗杆(61)端头设有联动齿轮(63);所述联动齿轮(63)用于配合连接均层模块(5);所述上漆模块(4)包括一号控制杆(41)、二号控制杆(42)、三号控制杆(43)、上漆环(44)、调节单元(45)和控制器;所述一号控制杆(41)、二号控制杆(42)和三号控制杆(43)设置在上漆环(44)外侧,且一号控制杆(41)、二号控制杆(42)和三号控制杆(43)在上漆环(44)外侧均匀分布,一号控制杆(41)、二号控制杆(42)和三号控制杆(43)一端均与上漆环(44)球接,且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铰接;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控制器通过一号控制杆(41)、二号控制杆(42)、三号控制杆(43)控制上漆环在线材(3)外周旋绕;所述上漆环(44)内部设有调节单元(45);所述调节单元(45)用于调节上漆孔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远桥电磁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远桥电磁线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673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