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微波加热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2504.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许水仙;何伟仁;陈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水仙 |
主分类号: | C04B35/447 | 分类号: | C04B35/447;C04B35/195;C04B35/18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微波加热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属于骨质瓷制备技术领域。由于前驱体粉末可在陶瓷烧结前期溶胀,会向周围渗透,起到粘结增韧作用,另外由于本发明的骨质陶瓷中相邻晶粒结构相异,高频微波振动时,可微波骨质瓷加热条件下相邻晶粒发生不同的谐振,本发明可微波骨质瓷的微型穿孔中溶胶经过烧结后冷却会生长出莫来石晶须,晶须的热膨胀系数相比单独的硅酸铝盐要高,因而晶须会在常温下膨胀缓慢分裂生长,能够有效减少陶瓷中的气孔,从而提高了烧结体的致密性和韧性,经过水洗除碱可降低陶瓷注浆后浆料的粘度,使浆料比较稳定,流动性提高,因此其烧成温度要比原粉低,有效的降低了玻化温度,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骨质瓷 微波加热 相邻晶粒 浆料 晶须 制备 微波 应用前景广阔 制备技术领域 莫来石晶须 前驱体粉末 热膨胀系数 谐振 高频微波 骨质陶瓷 硅酸铝盐 加热条件 结构相异 陶瓷烧结 陶瓷注浆 有效减少 烧结 生长 常温下 后冷却 烧结体 致密性 穿孔 玻化 除碱 溶胀 烧成 原粉 增韧 粘结 陶瓷 膨胀 分裂 | ||
【主权项】:
1.一种可微波加热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400~500g脱胶骨放入煅烧炉中,加热升温,保温煅烧,得到脱胶骨粉,将脱胶骨粉与水混合后倒入球磨罐中球磨,得到骨浆,将骨浆用水反复淘洗,得到脱碱骨浆,将脱碱骨浆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脱碱骨粉;(2)将70~80g蓝晶石矿砂置于球磨罐中,加入玛瑙球磨珠,球磨得到蓝晶石粉,将蓝晶石粉与三水氟化铝混合放入球磨罐中继续球磨,得到混合矿粉,将混合矿粉放入刚玉坩埚中,加热升温,保温煅烧,得到莫来石;(3)将莫来石放入研钵中研磨过筛得到莫来石粉末,将60~70g莫来石粉末放入200~300mL硅溶胶中,搅拌分散后转移至高速剪切机中剪切;(4)向上述高速剪切机中加入40~50mL硝酸铝溶液,再加入氨水调节体系中pH,继续高速剪切,静置陈化,得到前驱体溶胶;(5)将前驱体溶胶置于高速离心机中高速离心处理,去除上层清液,得到下层沉淀,将沉淀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洗涤3~4次,再将洗涤后的沉淀与正丁醇混合分散,放入通风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6)按重量份数计,将20~30份前驱体粉末、40~50份脱碱骨粉、8~10份高岭土、0.1~0.3份柠檬酸钠、4~5份硅酸钠溶液、10~15份钛白粉混合,置于高速分散机中分散,得到坯料,将坯料进行注浆成型、修坯得到坯体,将坯体置于液化气梭式窑内,烧结瓷化,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可微波加热骨质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水仙,未经许水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6250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