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挠性模态观测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5731.8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白慧慧;曾建平;王靖瑶;鲁麟宏;曾涛;朱平芳;付荣;林煌星;陈康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挠性模态观测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方法,首先根据有限元离散化方法建立了挠性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选取合适的状态变量,转化为易于处理的非线性状态空间形式;其次构造挠性模态观测器及控制器;最后将挠性模态观测器和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SOS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问题以及挠性附件的振动抑制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挠性航天器 挠性模 振动抑制 姿态控制 控制器 观测器 观测 非线性状态空间 姿态动力学模型 挠性附件 问题转化 优化问题 有效解决 状态变量 离散化 求解 转化 | ||
【主权项】:
1.基于挠性模态观测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挠性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步骤2、选取状态变量,将挠性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状态空间的形式;步骤3、通过假设航天器的姿态角和角速度可测来构造挠性模态观测器及控制器;步骤4、将挠性模态观测器和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SOS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步骤5、利用所求解出的挠性模态观测器和控制器即可实现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的控制目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057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