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8930.6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钱平;程晓辉;张玉格;胡澄;王章忠;杭祖圣;卜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8/30 | 分类号: | C08F8/30;C08F8/20;C08F251/02;C08F212/36;C08F212/08;B01J41/14;C08J9/28;C08L5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144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10)将羟乙基纤维素、氯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加热,搅拌至透明,得到水相反应液;步骤20)将引发剂、致孔剂和聚合单体混合,搅拌得到油相反应液;步骤30)将水相反应液和油相反应液混合,搅拌并升温至70~75℃,反应后停止加热;待冷却至50~55℃后,加入二乙烯基苯,并搅拌,升温至70~75℃反应,再升温至80~85℃反应,最后升温至90~95℃反应;利用甲苯抽提去除致孔剂,烘干、筛分,得到树脂白球;步骤40)将树脂白球与氯甲醚混合,并搅拌反应,过滤得到氯甲基化树脂,进行胺化处理,得到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方法可制备具有良好耐温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1 | ||
搜索关键词: | 阴离子交换树脂 制备 水相反应 耐高温 致孔剂 树脂 白球 氯化钠 氯甲基化树脂 羟乙基纤维素 二乙烯基苯 甲苯抽提 搅拌反应 聚合单体 去离子水 停止加热 氯甲醚 耐温性 引发剂 再升温 烘干 胺化 去除 加热 过滤 冷却 透明 | ||
步骤10)将羟乙基纤维素、氯化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加热,搅拌至澄清透明,得到水相反应液;
步骤20)将引发剂、致孔剂和聚合单体混合,搅拌得到油相反应液;
步骤30)将步骤10)制备的水相反应液和步骤20)制备的油相反应液混合,搅拌并升温至70~75℃,反应后停止加热;待冷却至50~55℃后,加入二乙烯基苯,并搅拌,升温至70~75℃反应,再升温至80~85℃反应,最后升温至90~95℃反应;利用甲苯抽提去除致孔剂,烘干、筛分,得到树脂白球;
步骤40)将步骤30)制得的树脂白球与氯甲醚混合,并搅拌反应,过滤得到氯甲基化树脂,对氯甲基化树脂进行胺化处理,得到阴离子交换树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羟乙基纤维素,氯化钠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10)︰(480~500)。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加热至温度为60~65℃。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引发剂、致孔剂和聚合单体的质量比为1︰(120~160)︰(150~500)。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致孔剂为固体石蜡、液蜡油、烷烃类、烷醇类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聚合单体为二乙烯基苯和苯乙烯的混合物,二乙烯基苯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0.01~0.16)︰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中,油相反应液和水相反应液的质量比为1︰2.3~2.5;所述步骤30)中加入的二乙烯基苯质量为步骤20)中加入的聚合单体质量的0.01~0.48倍。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中,水相反应液和油相反应液混合后的反应时间为1~2h;加入二乙烯基苯后,搅拌时间为10~12h;升温至70~75℃后的反应时间为1~2h,升温至80~85℃后的反应时间为3~4h,升温至90~95℃后的反应时间为4~6h。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树脂白球与氯甲醚的体积比为1︰(4~6)。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高温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在树脂白球与氯甲醚混合混合之后,加入催化剂,搅拌反应温度为35~37℃,反应时间为6~8h。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未经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6893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