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鲁棒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6689.3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8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曹宗杰;曹昌杰;崔宗勇;闵锐;皮亦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鲁棒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本发明在传统鲁棒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具有增量性质的鲁棒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并应用于图像识别特征提取。作为一种增量非负矩阵分解方法,IRNMF在保有增量性质,使得图像识别具有自主更新的能力,避免重复训练,提高了识别效率的同时,其时间代价仅为传统INMF特征提取时间的53.7%。同时,作为一种特征提取方法,IRNMF较之于INMF、NMF等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提取结果更具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增量 学习 鲁棒非负 矩阵 分解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鲁棒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现有的图像样本训练数据进行RNMF初始化,得到初始的投影矩阵W、编码矩阵H以及对角元素矩阵D;具体为:在RNMF中,对于一个样本矩阵V∈Rm×n,每一列代表一个具有m个像素点的训练样本,共计n个训练样本,将其分解为基矩阵W∈Rm×r、编码矩阵H∈Rr×n,并得到对角元素矩阵D∈Rr×r,即:Vmn=WmrHrnD=diag(D11,...,Dii,...,Drr)其中W≥0,H≥0,
r代表降维后的维度,Dii为对角元素矩阵的对角元素,即:
RNMF的目标函数定义为:
||·||2,1代表一种新定义的2‑1范数形式,采用梯度下降法,得到RNMF迭代规则为:![]()
其中,i=1,…,m,j=1,…,n;按迭代式所示,迭代至收敛即得到初始的投影矩阵的每一个元素Wmr、编码矩阵的每一个元素Hrm,从而计算得出对角元素矩阵D;步骤2、当新的训练样本加入模型训练时,通过新样本信息实现增量学习的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计算,完成对编码矩阵H的局部更新、对角矩阵D的局部更新以及投影矩阵W的全局更新以实现增量学习;当新加入一个训练样本vk+1,即训练样本数目为k+1时,其代价函数为:
可知:
其中,Fk+1代表k+1个训练样本的代价函数,Wk+1代表k+1个训练样本的投影矩阵,Hk+1代表k+1个训练样本的编码矩阵,hk+1为H的第k+1列,代表编码矩阵中的新增样本,vk+1为V的第k+1列,代表新增训练样本,fk+1为增量部分的代价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首先求解编码矩阵新增样本hk+1,其每一个元素(hk+1)α的迭代规则为:
其中,步长μα选择如下:
迭代至收敛即得到新的编码矩阵Hk+1,完成H对单样本的局部更新;随后,实现对对角矩阵最后一个对角元素dk+1的更新:
令Dk+1,k+1=dk+1,从而完成对角矩阵Dk+1对单样本的局部更新;得到新的投影矩阵每一个元素(Wk+1)iα的迭代规则为:
其中,新的投影矩阵每一个元素(Wk+1)iα梯度下降所选用的步长为:
迭代至收敛即得到新的投影矩阵Wk+1,完成W对单样本的更新;步骤3、投影矩阵W更新完成后,进行训练样本和待识别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投影;将所有训练样本重新投影:V′train=(WTW)‑1WTVtrain其中,V′train∈Rr×n为训练样本矩阵Vtrain∈Rm×n在特征空间W的投影;对待识别样本进行投影:h′test=(WTW)‑1WThtest其中,h′test∈Rr为识别样本向量htest∈Rm在特征空间W的投影;步骤4、特征提取之后进行分类识别,对训练样本的特征V‘train进行训练,对待识别样本h‘test进行分类识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6668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