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主泵壳体铸造过程中冒口的高效补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5414.7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6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杨继伟;刘宝惜;康秀红;胡小强;夏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02;B22D27/04;B22C1/00;B22C9/2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核主泵壳体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核主泵壳体铸造过程中冒口的高效补缩方法,特别是合理使用保温冒口克服壳体本身缩孔疏松缺陷以及热裂问题的工艺方法,包括冒口形状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安放位置等,它只适用于核主泵壳体的制造过程。针对核主泵壳体的结构特点和所用材料特点,采用明冒口与暗冒口配合使用的方法,对铸件不同部位实现高效补缩,消除壳体铸件中的厚大部位缩孔、疏松缺陷,使核主泵壳体铸件满足相关采购规范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核主泵 壳体 补缩 壳体铸件 铸造过程 冒口 缩孔 疏松 安放位置 保温冒口 材料特点 材料选择 厚大部位 壳体制造 冒口形状 制造过程 暗冒口 明冒口 热裂 铸件 采购 | ||
【主权项】:
1.一种核主泵壳体铸造过程中冒口的高效补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砂型铸造方法造型,采用明冒口与暗冒口配合使用,进行造型,并与冷铁配合使用,实现高效补缩,快速凝固,减少缩孔疏松;其中,明冒口为复合冒口,并且冒口为三层结构:内层为耐火层,厚度15~20mm;中间层为绝热层,厚度25~30mm;外层为砂型固定层;暗冒口形状采用锥形设计,上面小、下面大,冒口呈锥台结构,锥台母线斜角3~5°,冒口高度是下口直径的1.0~1.5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154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