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pearman相关性系数和动态规划融合的立体匹配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2426.2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于修成;王永雄;宋燕;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55 | 分类号: | G06T7/5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徐颖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pearman相关性系数和动态规划融合的立体匹配算法,利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来计算匹配代价,引入Spearman相关系数来求匹配代价更适用于有光照辐射等特殊的图像区域。然后为每个像素点建立能量模型,即融合多种匹配代价建立能量模型,通过动态规划对能量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候选视差值。此种模型融合了多种匹配代价,可以提高单一匹配代价的匹配精度,如通过融合像素差和梯度信息可以更好的保留边缘信息。解决光照辐射等特殊图像区域难以精确匹配问题;解决单一匹配代价在某些特殊区域匹配精度不足问题;对候选视差值做平均,即可得到最终的视差值,从而使得求得的视差值精度精确到小数。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pearman 相关性 系数 动态 规划 融合 立体 匹配 算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Spearman相关性系数和动态规划融合的立体匹配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先从双目立体摄像头中读取左右两幅图片并校正,对其进行代价计算得到匹配代价图;2)然后分别采用已知的匹配代价算法和引入Spearman相关性系数的匹配代价算法来求解匹配代价;3)再综合所有匹配代价算法对每个像素点建立匹配代价能量函数,形成模型,并通过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模型优化得到每种匹配代价算法对应的最小代价路径;4)最后对所有最小代价路径上对应的候选视差取平均得到最终的视差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9242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