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6000.1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银月;王铁军;王开常;詹和明;代希茜;单丹丹;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公开的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方法包括:对种植土壤进行碎土平墒和打塘开沟处理;大豆采用条播,玉米采用穴播;玉米与大豆按2:2或2:3行比进行种植;玉米种植密度为3600~4200株/亩,大豆种植密度为9000~15000株/亩;玉米穴距为35~45cm,每穴2株;大豆穴距为12~25cm,每穴2~3株;播种前在玉米带上每亩施用8~10公斤复合肥或15~20公斤尿素,在大豆带上每亩施用5~8公斤复合肥或8~10公斤尿素作为底肥;玉米与大豆间套种幅宽为1.8~2.0m,窄行行距为40~50cm,宽行行距为140~160cm;窄行行距内种2行玉米,宽行行距内种2行或3行大豆;玉米与大豆行距为25~65cm,大豆行距为30~40cm。本申请提供的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玉米 行距 套作 种植 复合肥 宽行 穴距 窄行 尿素 施用 底肥 大豆种植 玉米种植 玉米带 幅宽 打塘 开沟 条播 行比 穴播 申请 套种 播种 土壤 | ||
【主权项】:
1.一种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地,对种植土壤进行碎土平墒和打塘开沟处理;种植,大豆采用条播,玉米采用穴播,玉米穴距为35~45cm;玉米与大豆按2:2或2:3行比进行种植;玉米种植密度为3600~4200株/亩,大豆种植密度为9000~15000株/亩;玉米穴距为35~45cm,每穴2株;大豆穴距为12~25cm,每穴2~3株;施肥,播种前在玉米带上每亩施用8~10公斤复合肥或15~20公斤尿素,在大豆带上每亩施用5~8公斤复合肥或8~10公斤尿素作为底肥;所述玉米与大豆按2:2或2:3行比进行种植,具体包括:玉米与大豆间套种幅宽为1.8~2.0m,窄行行距为40~50cm,宽行行距为140~160cm;窄行行距内种2行玉米,宽行行距内种2行或3行大豆;玉米与大豆行距为25~65cm,大豆行距为30~4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5600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春蚕豆增密、调土强根高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油酸花生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