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取剂可回用的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3002.0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净;叶宝芳;岑本强;林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取剂可回用的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柠檬酸盐(如柠檬酸钠,钾,钙或镁盐)作为浸取剂浸取电石渣,离心分离后可得到柠檬酸盐和Ca2+混合溶液,往溶液中通入CO2,即可碳化生成纳米碳酸钙,粒径为20~200 nm,通过调控柠檬酸盐浓度,电石渣浓度,CO2通入速率,碳化终点pH值(即停止碳化反应的溶液pH值)等参数,研究提高Ca2+浸取效率、调控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方法,本发明方案具有原料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以及制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特点,适合工业规模生产纳米级碳酸钙粉体,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造纸、油墨、医药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电石渣 纳米碳酸钙 柠檬酸盐 浸取剂 回用 浸取 制备 形貌 工业规模生产 纳米级碳酸钙 碳酸钙 混合溶液 节能环保 柠檬酸钠 碳化反应 碳化终点 原料成本 制备工艺 溶液pH 调控 粉体 晶型 粒径 镁盐 碳化 油墨 涂料 造纸 塑料 应用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浸取剂可回用的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电石渣预处理:将电石渣置于研钵中研磨成粉状,再经过80~10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处理;(2)配置柠檬酸盐溶液:将柠檬酸盐与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M mol/L的柠檬酸盐溶液,其中,0.02≤M≤0.1;(3)钙浸取:以步骤(2)制得的柠檬酸盐溶液为浸取剂,将步骤(1)处理所得的电石渣搅拌溶解于柠檬酸盐溶液中,其中,电石渣与柠檬酸盐溶液的固液比为10~20 g/L,搅拌处理后,对混合溶液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钙离子浓度,当上清液的钙离子浓度为0.06~0.1mol/L时,将混合溶液的上清液移取出;(4)碳酸钙制备:往步骤(3)制得的上清液中通入CO2气体进行碳化反应,其中CO2的通入速率为1~3L/min,当反应溶液的pH为10.5~11.5时,停止通入CO2,然后将反应溶液进行持续搅拌10min以上,搅拌结束后,对反应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制得沉淀物和清液,将沉淀物依次用纯水和乙醇洗涤,再将其干燥,即可制得方解石相纳米碳酸钙;(5)浸取剂回用,往步骤(4)离心处理制得的清液中加入柠檬酸盐,令柠檬酸盐的浓度为N mol/L,其中,0.02≤N≤0.1,再将其作为浸取剂,然后将步骤(1)处理所得的电石渣搅拌溶解于浸取剂中,其中,电石渣与浸取剂的固液比为10~20 g/L,搅拌处理后,对混合溶液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钙离子浓度,当上清液的钙离子浓度为0.06~0.1mol/L时,将混合溶液的上清液移取出,然后重复步骤(4),即可再次得到方解石相纳米碳酸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300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