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眼底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3887.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4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周锋;张兆会;于涛;胡炳樑;刘宏;杜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为了解决现有眼底拍照相机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的便携式眼底成像系统。本实用新型成像原理简单,只需要在现有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上增加外置成像系统和外置光源系统,即可快速获取眼底图像,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医生可以随身携带到异地开展相应的眼底病变的筛查;使用方法非常简单,通过手机进行相应的拍摄操作就能快速获取眼底影像,对操作人员没有特殊的专业要求;采用偏振元件实现光路的“开关”功能,可以很好的滤除网膜物镜和眼角膜边缘反射产生的杂散光,从而实现清晰成像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眼底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 快速获取 体积小 手机 照相机结构 边缘反射 便于携带 成像系统 成像原理 拍摄操作 拍照功能 偏振元件 平板电脑 清晰成像 随身携带 外置光源 眼底病变 眼底图像 眼底影像 移动终端 专业要求 杂散光 光路 滤除 筛查 外置 网膜 物镜 眼底 异地 医生 | ||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眼底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单元(4)、眼底成像单元(1)、连接组件(2)和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照明单元(4)包括移动终端自带光源系统和外置光源系统(41);所述移动终端自带光源系统用于提供拍摄眼底图像时的照明,包括设置在同一光路上的闪光灯(422)和闪光灯聚光镜(421);所述外置光源系统(4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所述外置光源系统(41)包括红外光源组件(411)、二向色分光元件(412)和第三偏振元件(413);红外光源组件(411)用于提供观察与瞄准对焦时的照明,包括沿同一光路依次设置的红外光源(4111)、红外光源聚光镜(4112)和第二偏振元件(4113);二向色分光元件(412)设置在第二偏振元件(4113)的出射光路上,第三偏振元件(413)设置在二向色分光元件(412)和所述闪光灯聚光镜(421)之间;二向色分光元件(412)能够使红外光源(4111)完全透过、使所述移动终端自带光源系统的出射光全部反射;所述眼底成像单元(1)包括移动终端自带成像系统和外置成像系统(11);所述移动终端自带成像系统包括设置在同一光路上的内置成像镜头(121)和成像感光元件及成像电路(122);所述外置成像系统(1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外置成像系统(11)包括沿同一光路依次设置的网膜物镜(111)、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和第一偏振元件(113);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同时也位于红外光源组件(411)的出射光路上;所述二向色分光元件(412)位于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和红外光源组件(411)之间的光路上;第一偏振元件(113)的振动方向同时与所述第三偏振元件(413)和第二偏振元件(4113)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内置成像镜头(121)位于所述第一偏振元件(113)的出射光路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8838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标记的瞳孔测量装置
- 下一篇:眼底成像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