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体机器人自动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6029.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峻楠;张胜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器人点焊自动技术领域的一种车体机器人自动焊接装置,包括轨道和第一电机底座,所述轨道在第一电机底座的右侧,所述第一电机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轨道的顶部左侧连接有活动座,所述轨道的顶部右侧连接有轴承座,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外壁包覆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在活动座的内腔左侧,本实用新型适应现代汽车产品多样化生产的需要,提高车身焊装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焊接机器人动作稳定可靠,重复精度高,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质量稳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点焊合格率,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条件,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底座 自动焊接装置 螺母 本实用新型 滚珠丝杠 轨道 活动座 车体 机器人 电机 焊接质量稳定 焊接机器人 焊装生产线 机器人点焊 右端输出轴 动作稳定 汽车产品 自动技术 劳动条件 轴承座 包覆 点焊 内腔 外壁 车身 劳动生产率 焊接 合格率 自动化 重复 保证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车体机器人自动焊接装置,包括轨道(1)和第一电机底座(2),所述轨道(1)在第一电机底座(2)的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底座(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轨道(1)的顶部左侧连接有活动座(4),所述轨道(1)的顶部右侧连接有轴承座(5),所述第一电机(3)的右端输出轴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杠(6),且第一滚珠丝杠(6)的右端贯穿活动座(4),所述第一滚珠丝杠(6)的外壁包覆有第一螺母(7),所述第一螺母(7)镶嵌在活动座(4)的左侧,所述第一滚珠丝杠(6)插接在轴承座(5)的左端,所述活动座(4)的顶部连接有移动座(8),所述移动座(8)的顶部右侧连接有焊丝滚轴(9),所述移动座(8)的顶部左侧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0),所述液压伸缩杆(10)的顶部支座内镶嵌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顶部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外壁包覆有焊枪(15),所述焊枪(15)的内腔开设有焊丝槽(16),所述焊枪(15)的右侧底部连接有红外线测距仪(19),所述移动座(8)的顶部左侧镶嵌有第二螺母(14),所述第二螺母(14)的顶部插接有第二滚珠丝杠(13),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的底部贯穿移动座(8)的底端,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的顶部连接有第三电机(18),所述第三电机(18)的后表面连接有第二电机底座(17),所述轨道(1)的前表面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20),所述第一电机(3)、液压伸缩杆(10)、第二电机(11)、第三电机(18)和红外线测距仪(19)均与控制开关(20)电性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72602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