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蓄热式烧嘴的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1514.2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杜鹏;林建苏;朱宏祥;张晓桂;张永佳;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D14/6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蓄热式烧嘴的加热炉,包括炉体、第一燃气蓄热式烧嘴、第二燃气蓄热式烧嘴、第一空气蓄热式烧嘴、第二空气蓄热式烧嘴、燃气输送管路、空气输送管路、第一烟气排放管路、第二烟气排放管路、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第三连接管路、第四连接管路、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主控电路板;各个管路及第一燃气蓄热箱、第二燃气蓄热箱、第一空气蓄热箱、第二空气蓄热箱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主控电路板分别连接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及各设置于各个管路内的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蓄热式烧嘴的加热炉,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降低能耗,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蓄热 式烧嘴 加热炉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蓄热式烧嘴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第一燃气蓄热式烧嘴、第二燃气蓄热式烧嘴、第一空气蓄热式烧嘴、第二空气蓄热式烧嘴、燃气输送管路、空气输送管路、第一烟气排放管路、第二烟气排放管路、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第三连接管路、第四连接管路、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主控电路板;所述第一燃气蓄热式烧嘴、第一空气蓄热式烧嘴设置于炉体外部的第一侧,第一燃气蓄热式烧嘴靠近第一空气蓄热式烧嘴设置;第二燃气蓄热式烧嘴、第二空气蓄热式烧嘴设置于炉体外部的第二侧,第二燃气蓄热式烧嘴靠近第二空气蓄热式烧嘴设置;所述炉体设有第一进排气口、第二进排气口、第三进排气口、第四进排气口,第一进排气口、第二进排气口、第三进排气口、第四进排气口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燃气蓄热式烧嘴、第二燃气蓄热式烧嘴、第一空气蓄热式烧嘴、第二空气蓄热式烧嘴;第一燃气蓄热式烧嘴包括第一燃气烧嘴本体、第一燃气蓄热箱,第一燃气蓄热箱靠近第一燃气烧嘴本体设置;第二燃气蓄热式烧嘴包括第二燃气烧嘴本体、第二燃气蓄热箱,第二燃气蓄热箱靠近第二燃气烧嘴本体设置;第一空气蓄热式烧嘴包括第一空气烧嘴本体、第一空气蓄热箱,第一空气蓄热箱靠近第一空气烧嘴本体设置;第二空气蓄热式烧嘴包括第二空气烧嘴本体、第二空气蓄热箱,第二空气蓄热箱靠近第二空气烧嘴本体设置;所述燃气输送管路、第一连接管路、第一烟气排放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分别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下,燃气输送管路、第一连接管路接通,第二连接管路、第一烟气排放管路接通,第一连接管路用来输送燃气,第二连接管路用来排放烟气,第一燃气蓄热箱释放热量温度降低,第二燃气蓄热箱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下,燃气输送管路、第二连接管路接通,第一连接管路、第一烟气排放管路接通,第二连接管路用来输送燃气,第一连接管路用来排放烟气,第一燃气蓄热箱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第二燃气蓄热箱释放热量温度降低;所述空气输送管路、第四连接管路、第二烟气排放管路、第三连接管路分别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在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下,空气输送管路、第三连接管路接通,第四连接管路、第二烟气排放管路接通,第三连接管路用来输送空气,第四连接管路用来排放烟气,第一空气蓄热箱释放热量温度降低,第二空气蓄热箱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下,空气输送管路、第四连接管路接通,第三连接管路、第二烟气排放管路接通,第四连接管路用来输送空气,第三连接管路用来排放烟气,第一空气蓄热箱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第二空气蓄热箱释放热量温度降低;所述第一烟气排放管路连接燃气输送管路,与燃气输送管路内的燃气通过第一换热器换热;所述第二烟气排放管路连接空气输送管路,与空气输送管路内的空气通过第二换热器换热;所述燃气输送管路、空气输送管路、第一烟气排放管路、第二烟气排放管路、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第三连接管路、第四连接管路、第一燃气蓄热箱、第二燃气蓄热箱、第一空气蓄热箱、第二空气蓄热箱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主控电路板分别连接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及各设置于各个管路内的温度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3415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