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车厢反位列车作业事故的四翻翻车机自动作业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5249.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00 | 分类号: | B65G65/00;B65G67/50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史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避免车厢反位列车作业事故的四翻翻车机自动作业算法,包括:步骤一、沿列车行进方向上设置三组风管识别装置和视频捕捉装置;步骤二、列车定点定位后,启动一级风管识别装置和一级视频捕捉装置,判断待翻车的首节车厢与空车厢的连接处、待翻车的末节车厢与满载车厢的连接处,若均为活钩连接进行翻卸;反之启动二级风管识别装置和二级视频捕捉装置,判断待翻车的中间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若为活钩连接,牵引列车倒退进行翻卸,若为死钩连接触发报警装置。本发明无论出现何种车厢反位情况,都可以自动给出自动作业方案,以最优效率自动计算出摘钩位置、推车顺序,避免翻车作业关键位置出现死钩,进而避免车厢反位列车作业事故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翻车 视频捕捉装置 识别装置 自动作业 作业事故 列车 风管 翻车机 翻卸 算法 触发报警装置 列车行进方向 关键位置 末节车厢 自动计算 两节 首节 推车 摘钩 牵引 满载 | ||
【主权项】:
1.一种避免车厢反位列车作业事故的四翻翻车机自动作业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沿列车行进方向上设置三组风管识别装置和视频捕捉装置,其中两组设置在四翻翻车机的首尾两个回转框外侧,为一级风管识别装置和一级视频捕捉装置,一组设置在四翻翻车机的中间两个回转框连接处,为二级风管识别装置和二级视频捕捉装置,一级风管识别装置检测待翻车的首节车厢与空车厢的连接处风管位置、待翻车的末节车厢与满载车厢的连接处风管位置,一级视频捕捉装置获取待翻车的首节车厢与空车厢的图像、待翻车的末节车厢与满载车厢的图像;二级风管识别装置检测待翻车的中间两节车厢的连接处风管位置,二级视频捕捉装置获取待翻车的中间两节车厢的图像;/n步骤二、列车的待翻车的四节车厢进入四翻翻车机的回转框并定点定位后,启动一级风管识别装置和一级视频捕捉装置,判断待翻车的首节车厢与空车厢的连接处、待翻车的末节车厢与满载车厢的连接处为活钩连接或死钩连接,若均为活钩连接,启动四翻翻车机进行翻卸;若不全为活钩连接,启动二级风管识别装置和二级视频捕捉装置,判断待翻车的中间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为活钩连接或死钩连接,若为活钩连接,牵引列车向行进的反方向倒退两节车厢的距离,启动四翻翻车机进行翻卸,若为死钩连接,触发报警装置;/n其中,判断相邻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为活钩连接或死钩连接的方式为:/n风管识别装置检测相邻两节车厢的风管的下垂的最低点的高度,视频捕捉装置获取车厢图像,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获得相邻两节车厢的前景和背景的聚类像素点,采用HIS特征空间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分别计算相邻两节车厢的前景区域和背景区域颜色特征对之间的色差值,/n当检测到的相邻两节车厢的风管的下垂的最低点的高度低于预设高度值,且计算得到的相邻两节车厢的色差值不同时高于第一预设色差值时,判断为活钩连接,反之为死钩连接;当检测到的相邻两节车厢的风管的下垂的最低点的高度高于预设高度值,且计算得到的相邻两节车厢的色差值不同时高于第二预设色差值时,判断为活钩连接,反之为死钩连接,其中,第一预设色差值小于第二预设色差值。/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8524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货物转送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砖块装卸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