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碳掺杂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2360.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文;潘雪婷;胡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22 | 分类号: | C08J5/22;C08G65/48;C08G65/40;C08K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碳掺杂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先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和傅‑克反应合成氯甲基化聚芳醚酮聚合物,以及通过直接热解法制备石墨相氮化碳,再将其剥离成小尺寸的氮化碳粉末,然后将氯甲基化聚芳醚酮聚合物与氮化碳粉末按比例混合均匀,进行季铵化,最后通过溶液浇铸法浇膜、碱化得到氮化碳掺杂型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离子交换容量可控,制得的阴离子交换膜具有均匀致密、离子导电率较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本发明采用稳定性优良的氮化碳材料作为掺杂物,制备出致密均匀的阴离子交换膜,在相似IEC水平下,所制备的掺杂型阴离子交换膜具有均匀致密、离子导电率较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掺杂 阴离子 交换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氮化碳掺杂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聚芳醚酮聚合物的制备:将4,4’‑二氟二苯甲酮、双酚芴和六氟双酚A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相对于羟基摩尔数1.1~1.3倍的碳酸钾作为催化剂、无水甲苯作为共沸带水剂,140~165℃下反应,反应产生的水分以甲苯/水共沸物的形式去除,反应结束后,在水中析出丝状产物,经过滤、水洗后,真空烘干得到聚芳醚酮聚合物;步骤2,氯甲基化聚芳醚酮聚合物的制备:将聚芳醚酮聚合物溶于四氯乙烷中,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无水四氯化锡及氯甲基乙醚的四氯乙烷溶液,30~50℃反应6~14h后降至室温,在乙醇中析出絮状产物,经过滤、清洗后,真空烘干得到氯甲基化聚芳醚酮聚合物;步骤3,氮化碳粉末的制备:取石墨相氮化碳与浓硫酸按质量体积比为1:20~40搅拌混合均匀,超声10~30min,将混合物缓慢倒入水中,静置沉淀,离心分离,分离出的产物分别用水和乙醇清洗,干燥后即得到产物氮化碳粉末;步骤4,掺杂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将氯甲基化聚芳醚酮聚合物与氮化碳粉末按质量比为100:0.25~1超声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浇铸于干净的玻璃平板表面,烘干,将膜从玻璃板上剥离,依次在三甲胺水溶液、1M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浸渍24~48h,水洗至中性,得到氮化碳粉末掺杂型聚芳醚酮阴离子交换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223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