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长滑轨及其滚轮组件的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9773.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俞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15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及其滚轮组件的装配方法。本发明在内滑轨组件上开有内滑轨中心凹槽、内滑轨轴承孔和内滑轨塑料件凹槽,并设置有滚轮组件、一对相同的轴承组件、一对塑料件,滚轮组件安装在内滑轨中心凹槽内,轴承组件安装在内滑轨轴承孔中,塑料件安装在内滑轨塑料件凹槽内;由此使得滚轮组件与一对轴承组件一起消除内滑轨组件和外滑轨在Z方向的间隙,一对塑料件通过侧面弧形面消除内滑轨组件和外滑轨在Y方向的间隙,并通过顶面弧形面起到了辅助消除Z方向间隙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内滑轨组件和外滑轨内壁的直接接触,消除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异响。 1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组件 塑料件 内滑轨组件 轴承组件 内滑轨 外滑轨 汽车座椅 长滑轨 弧形面 装配 方向间隙 滑轨中心 滑轨轴承 滑轨组件 行驶过程 中心凹槽 轴承孔 顶面 滑轨 内壁 异响 侧面 汽车 | ||
所述的内滑轨组件上开有内滑轨中心凹槽、一对内滑轨轴承孔和一对内滑轨塑料件凹槽;
设置一滚轮组件,它包括滚轮铆钉、滚轮支架和滑动滚轮,滚轮铆钉包括连成一体的大台阶和小台阶,滚轮支架上开有支架孔,滑动滚轮的中心开有滑动滚轮孔,支架孔与小台阶铆接固定,滑动滚轮孔与大台阶间隙配合,该滚轮组件安装在内滑轨中心凹槽内;
设置一对相同的轴承组件,它们均包括相互配合的轴承与轴承轴,该对轴承组件安装在内滑轨轴承孔中;
设置一对塑料件,它们均包括顶面弧形面、侧面弧形面和卡扣,该对塑料件安装在内滑轨塑料件凹槽内;
所述的滚轮组件与一对轴承组件一起消除内滑轨组件和外滑轨在Z方向的间隙,一对塑料件通过侧面弧形面消除内滑轨组件和外滑轨在Y方向的间隙,并通过顶面弧形面避免了内滑轨组件和外滑轨内壁的直接接触,消除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异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长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滑轨中心凹槽开在内滑轨组件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的一对内滑轨轴承孔和一对内滑轨塑料件凹槽分别开在内滑轨中心凹槽两侧的等距离位置上,一对内滑轨塑料件凹槽则位于分别位于一对上滑轨轴承孔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长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Z方向间隙的消除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外滑轨上的外滑轨内壁上顶面与滚轮组件中的滚轮上顶面接触,外滑轨上的外滑轨内壁下顶面与两轴承组件中的轴承下顶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长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Y方向间隙的消除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两塑料件的竖直面与内滑轨组件上的上滑轨竖边外侧面贴紧,并通过卡扣固定在内滑轨组件上,此时,两塑料件侧面弧形面分别与外滑轨的两外滑轨内侧一竖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长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塑料件的顶面弧形面均高出内滑轨组件上的上滑轨竖边顶面,消除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异响。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长滑轨中滚轮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滚轮组件按以下方法装配:制作一长滑轨,并在内滑轨组件上通过冲压开一内滑轨中心凹槽;
制作一由滚轮铆钉、滚轮支架和滑动滚轮组成的滚轮组件,并使滚轮铆钉上形成大台阶和小台阶,大台阶与滑动滚轮间隙配合,小台阶与滚轮支架铆接固定,并在小台阶头部形成铆钉头;
在焊接夹具上放置内滑轨组件和滚轮组件,确保滚轮组件中的铆钉头放置到内滑轨中心凹槽中;
将滚轮组件的滚轮支架与内滑轨组件焊接,焊接位置为滚轮组件焊缝一和滚轮组件焊缝二,并调整焊接夹具上摆放滚轮组件的位置,即调整滚轮组件中心到两轴承中心的距离,此时要确保滚轮上顶面与外滑轨内壁上顶面接触;
安装完毕后,滑动滚轮能在滚轮铆钉上滚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8977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的间隙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