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尺寸可控的纳米晶正极材料的低温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320.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5/12 | 分类号: | C01G45/12;C01G53/00;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可控的纳米晶正极材料的低温制备方法。将金属盐溶于水醇溶液中,再按比例加入短链有机溶剂及有机钠盐,搅拌均匀后,将其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得到有机金属前驱体溶液,之后取一定上述溶液,按比例加入长链有机溶剂和长链醇,通过控制不同的加热温度及时间,得到不同尺寸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晶,最后将该其加入到在200~700℃下处于熔融状态下的混合熔盐中,便得到了不同尺寸的一元、二元及三元正极材料纳米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克服了传统高温固相法合成的缺点,且制备的材料尺寸均一可控、结晶度高,使得材料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晶 尺寸可控 低温制备 有机溶剂 正极材料 制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金属氧化物纳米 有机金属前驱体 发明制备工艺 三元正极材料 固相法合成 倍率性能 尺寸均一 传统高温 混合熔盐 熔融状态 水醇溶液 循环性能 有机钠盐 长链醇 结晶度 金属盐 长链 短链 可控 加热 合成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尺寸可控的纳米晶正极材料的低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5~30g的金属盐溶于一定体积的水醇溶液中,磁力搅拌30~60分钟形成澄清溶液后,加入一定体积的短链有机溶剂,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有机钠盐,继续搅拌15~30分钟。(2)将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在50~90℃温度下搅拌2~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将该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分液萃取,加入水和乙醇清洗3次后,将上层清液保存在试剂瓶中。(3)取3~15mL上步得到的溶液放入三口烧瓶,然后按一定体积比加入长链有机溶剂和长链醇,在保护气氛下,200~320℃反应10~300分钟,自然冷却到室温后,离心清洗得到多元金属的氧化物。(4)按一定摩尔比取锂盐、钠盐、钾盐,并将该混合物加入石英管中,在空气中,加热到200~700℃后,加入(3)制备的多元金属氧化物,反应0.5~48小时后,冷却到室温,离心洗涤分离干燥后便得到纳米晶正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4532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