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回转体铸件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4330.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2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10;B22C9/02;B22C9/04;B22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回转体铸件的成型方法,解决了传统成型方法,生产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的技术弊端,具体成型方法为:第一腔体的成型吊胎由内腔砂芯形成,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由中心砂芯形成,外轮廓斜率小于1的铸件结构,其所对应的铸型型腔由与该部分铸件的外轮廓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外轮廓砂芯形成,该外轮廓砂芯的内腔结构与内腔砂芯的外轮廓形状结构完全相同,外轮廓斜率大于1的铸件结构,其所对应的铸型型腔由与该部分铸件的外轮廓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模样形成。本发明方法显著降低了单件及小批量生产大型回转体铸件的生产成本,及生产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回转 铸件 成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型回转体铸件的成型方法,该大型回转体铸件的外轮廓为圆锥形圆台,内腔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第三腔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的成型吊胎由内腔砂芯(5)形成;所述第二腔体(2)和第三腔体(3)由中心砂芯(6)形成;外轮廓斜率小于1的铸件结构,其所对应的铸型型腔由与该部分铸件的外轮廓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外轮廓砂芯(4)形成,该外轮廓砂芯(4)的内腔结构与内腔砂芯(5)的外轮廓形状结构完全相同;外轮廓斜率大于1的铸件结构,其所对应的铸型型腔由与该部分铸件的外轮廓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模样(10)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的成型吊胎的成型方法为:在所述内腔砂芯(5)的外表面上涂覆石膏涂料,再将所述外轮廓砂芯(4)放置其上,且所述内腔砂芯(5)与所述外轮廓砂芯(4)的中心轴重合,在所述外轮廓砂芯(4)的外表面上涂覆石膏涂料,在放置所述内腔砂芯(5)和所述外轮廓砂芯(4)的模板上放置第一砂箱(91),向第一砂箱中流入树脂砂,待型砂硬化后翻箱,取出所述内腔砂芯(5)后,再向第一砂箱上方放置第二砂箱(92),向第二砂箱中流入树脂砂,待型砂硬化后起模即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的成型吊胎(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铸钢有限公司,未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3433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