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混合译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6506.6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孙凯飞;赵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1118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混合译码方法,通过设定相应阈值来根据校验节点度数对校验节点进行分类,度数小于阈值的节点采用基于线性插值的APPROXIMATE‑MIN*方法进行更新,度数大于阈值的节点采用归一化修正最小和译码方法进行计算更新,适用于码率兼容结构,较好的均衡实现复杂度和译码性能,既降低了复杂度,同时也减少了解码性能损失。同时本发明用固定因子乘性修正解码输入信息,消除了译码方法对高斯信道方差估计的依赖,较好的均衡实现复杂度和译码性能。本发明缩小了BP译码方法和MS译码方法性能的差距,消除了解码方法对高斯信道方差估计的依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密度 奇偶 校验码 混合 译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混合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每个变量节点进行迭代初始化,并在变量节点中引入常数固定乘性修正因子;步骤二:迭代次数加一;步骤三:对于各个校验节点,利用第k‑1次迭代中产生的由相应变量节点传递而来的信息更新该校验节点向相应变量节点传递的信息:度数小于阈值的节点采用基于线性插值的APPROXIMATE‑MIN*方法进行更新,度数大于阈值的节点采用归一化修正最小和译码方法进行计算更新;步骤四:对于各个变量节点,根据由相应的校验节点传递而来的信息和该变量节点相对应的初始输入似然比信息,计算该变量节点的输出似然比信息;步骤五:对每个变量节点进行硬判决并计算校正子;步骤六:如果满足条件则结束译码,输出码字;否则顺序执行下一步骤;步骤七:对于各个变量节点,利用由相应校验节点传递而来的信息和步骤四中计算出来的该变量节点的输出似然比信息,计算该变量节点向相连的各校验节点传递的信息;顺序执行步骤二,直至迭代完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1650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