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关性模型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2618.0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1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孟超;谭书华;金龙;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Q1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1705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相关性模型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针对冷链物流大数据传输中的带宽限制和数据传输量大这一矛盾提出,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能及时正确的传输,无需改变现有的网络架构。其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根据冷链物流大数据数据量庞大,数据容易出现异常值的特点,提出缩尾均值和方差的方法去掉数据异常值。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改进后的皮尔斯相关系数模型描述冷链物流中感知结点采样数据的相关性,该模型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通过结点采样数据的相关性,提出数据相关性传输方法,减少物流大数据的传输规模。 | ||
搜索关键词: | 冷链物流 采样数据 数据传输 大数据 结点 大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量 数据相关性 传输 传输规模 带宽限制 数据异常 网络架构 系数模型 鲁棒性 数据量 方差 缩尾 物流 感知 改进 矛盾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相关性模型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用缩尾均值和方差的方法对感知结点采样数据进行改进,去除结点采样数据异常值;步骤2:建立物联网感知结点采样数据间的改进型相关性系数模型,以描述两个结点采样数据的相关性程度;步骤3:基于两个感知结点的相关性程度发送数据,对于相关性程度高的结点,选择其中一个结点发送数据,对于相关性程度低的采样结点,由两个采样结点发送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未经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6261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情推荐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网关的抄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