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石墨薄膜多层层合块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9866.7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郝俊杰;崔倩月;余程巍;吴成义;张晓冬;袁蛟蛟;王俊姿;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石墨薄膜多层层合块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应用于集成电路产业的电子封装领域。复合材料原料选用性能各向异性的高导热网状石墨薄膜与电解纯铜粉。铜粉加入到由聚乙烯醇缩丁醛和乙醇溶液配制的粘结剂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增塑剂的均匀混合溶液中,并充分搅拌为流动性良好的均匀浆料,将浆料在网状石墨薄膜上均匀铺展开,经干燥,裁剪,脱胶后,层层叠加,采用双向加压烧结制备出致密的石墨薄膜与金属铜分层交替排列的多层层合块状复合材料。此种复合材料沿石墨薄膜平面方向的热导率相比于纯铜可高1.5‑2倍,密度可降低为纯铜的65‑80%,可用于替代传统铜钨金属导热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薄膜 块状复合材料 制备 纯铜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聚乙烯醇缩丁醛 致密 复合材料原料 集成电路产业 金属导热材料 均匀混合溶液 层层叠加 电解纯铜 电子封装 交替排列 均匀浆料 平面方向 双向加压 乙醇溶液 复合材料 烧结 高导热 金属铜 热导率 增塑剂 粘结剂 分层 浆料 可用 铜粉 铜钨 脱胶 裁剪 铺展 配制 替代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铜/石墨薄膜多层层合块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流延成型的方法将电解纯铜粉浆料铺展至人工合成网状石墨薄膜上,使铜粉充分填充于网状石墨薄膜的网眼处,提供连接作用,然后经干燥,裁剪,脱胶,并层层叠加,利用双向加压烧结的方法制备出致密的石墨薄膜与铜多层层合块状复合材料;其中:铜粉浆料的配置,将聚乙烯醇缩丁醛和乙醇混合溶液按质量比1:19称重,混合均匀,作为粘结剂;然后加入铜粉,铜粉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1,搅拌为均匀浆料;最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溶液作为增塑剂,增塑剂质量分数占总浆料的1‑1.3%,再次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浆料;通过流延法将铜浆料铺展至石墨薄膜上,主要步骤为:将均匀铜浆料倒入流延装置中,调节刀片至合适高度,使流延带运行速率为0.4‑0.8m/min,保证浆料在石墨薄膜上均匀铺展开;通过控制金属铜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复合材料中石墨与铜的体积比;采用流延法铺展铜浆料于石墨薄膜后,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1h,设置温度为30℃,真空度≤10‑1Pa;再根据实际情况裁剪成合适的尺寸;然后进行脱胶,在氢气气氛下升温至400‑500℃,防止铜的氧化,保温2h;将脱胶后的材料置于石墨模具中进行双向加压烧结,烧结温度为950‑1050℃,加压压力为5‑10MPa,保温保压60‑90min;在复合材料中,铜层与石墨层分层交叠排列呈层状复合结构,其热导率呈各向异性,沿石墨薄膜平面方向的热导率可达590W/mK,复合材料的密度降低到5.62g/c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1986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降解薄膜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温与风沙环境中且带制冷箱的厢式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