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等离子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7326.5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9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姝丽;王益彤;郝京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52;A61K47/32;A61K41/00;A61K31/704;A61P35/00;A61K9/19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表面等离子纳米药物载体,包括离子液体微凝胶和附着于其表面的金纳米棒;其中,离子液体微凝胶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1‑乙烯基咪唑的共聚物,其粒径为200‑500nm;金纳米棒的长度为50‑200nm,长径比比为1.5‑20。该纳米药物载体,是将本身具有表面等离子特性的材料组装起来,就会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的现象发生从而增强光热转换的能力,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实现了光热治疗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既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也有助于克服两种治疗方式各自的缺点,取得最优的治疗效果;采用通过外界能量刺激进行肿瘤靶向治疗的方法,外界刺激的位点、时机和强度可以方便地进行精准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药物载体 表面等离子 金纳米棒 离子液体 微凝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异丙基丙烯酰胺 制备方法和应用 肿瘤靶向治疗 近红外激光 乙烯基咪唑 材料组装 光热治疗 光热转换 化学治疗 精准控制 外界刺激 外界能量 协同增效 治疗效果 共聚物 耦合的 附着 粒径 位点 制备 治疗 照射 刺激 时机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表面等离子纳米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液体微凝胶和在其上原位生长的金纳米棒;其中,离子液体微凝胶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1‑乙烯基咪唑的共聚物,所述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1‑乙烯基咪唑质量比为10:1‑2,其粒径为200‑400nm;所述金纳米棒的长度为50‑200nm,长径比为2‑8;所述离子液体微凝胶与金纳米棒的质量比为1‑3: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1732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