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3171.X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彦;黄佳俊;顾敏捷;胡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M4/62;H01M4/133;H01M10/0525;H01M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2262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所述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中间相碳微球,所述中间相碳微球的粒径分布D50为3.6~8.5μm,其振实密度为0.9~1.3g/cm3,其比表面积为1.2~1.7m2/g。本发明采用小粒径的中间相碳微球做为负极活性材料,粒径小的中间相碳微球倍率性能更好,在高温条件下循环可以有效的控制负极极化加剧从而实现高温循环的改善。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中间相碳微球,所述中间相碳微球的粒径分布D50为3.6~8.5μm,其振实密度为0.9‑1.3g/cm3,其比表面积为1.2~1.7m2/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317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不同标记集合的转移学习技术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声学警报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