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轮毂重力增压铸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6430.X | 申请日: | 2017-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姜巨福;毛建伟;王迎;范同祥;覃继宁;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美达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9/02 | 分类号: | B22D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7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25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毂重力增压铸造装置,包括控制箱、加热箱、铸造箱、控量机构和两个管道机构,控量机构包括液压缸、活塞、固定环、驱动机构、顶板和两个支撑单元,驱动机构包括吊杆、第一电机、驱动轮、调节组件、框架、横杆和两个竖杆,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缓冲块、第二驱动轴、连接单元和两个限位组件,该汽车轮毂重力增压铸造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活塞做固定轨迹的上下移动,从而保证每次进入液压缸的金属液量相同,实现了定量控制,不仅如此,通过调节组件改变滑块的位置,从而调节活塞的移动轨迹,进而控制流入铸造箱内的金属液量,便于设备铸造不同体型的汽车轮毂,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重力 增压 铸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轮毂重力增压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控制箱(2)、加热箱(3)、铸造箱(4)、控量机构(6)和两个管道机构,所述控制箱(2)、加热箱(3)和铸造箱(4)均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加热箱(3)和铸造箱(4)分别设置在控制箱(2)的两侧,所述控量机构(6)设置在控制箱(2)的上方,两个所述管道机构分别设置在控量机构(6)的两侧,所述控量机构(6)通过其中一个管道机构与加热箱(3)连接,所述控量机构(6)通过另一个管道机构与铸造箱(4)连接,所述管道机构包括导流管(7)和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设置在导流管(7)的上方且与导流管(7)连通;所述控量机构(6)包括液压缸(9)、活塞(10)、固定环(11)、驱动机构(15)、顶板(14)和两个支撑单元,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分别设置在液压缸(9)的两侧,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三角板(12)和支柱(13),所述三角板(12)的两条直角边中,其中一条直角边固定在液压缸(9)上,另一条直角边固定在支柱(13)的底端,所述顶板(14)架设在支柱(13)上,所述驱动机构(15)设置在顶板(14)的下方且位于两个支柱(13)之间,所述驱动机构(15)与活塞(10)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活塞(10)的底端设置在液压缸(9)内,所述固定环(11)套设在活塞(10)上且固定在液压缸(9)的内壁上;所述驱动机构(15)包括吊杆(16)、第一电机(17)、驱动轮(18)、调节组件(19)、框架(20)、横杆(23)和两个竖杆(22),所述第一电机(17)通过吊杆(16)固定在顶板(14)的下方且与驱动轮(18)传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驱动轮(18)上且与框架(20)连接,两个所述竖杆(22)的顶端分别固定在框架(20)下方的两侧,所述横杆(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与活塞(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19)包括第二电机(26)、缓冲块(27)、第二驱动轴(28)、连接单元(29)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电机(26)和缓冲块(27)均固定在驱动轮(18)上,所述第二驱动轴(28)设置在第二电机(26)和缓冲块(27)之间,所述第二电机(26)与第二驱动轴(2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28)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单元(29)设置在第二驱动轴(28)上,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驱动轴(28)的两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美达车轮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美达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2643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