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泡皱格子面料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3599.1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8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方虹天;朱俊伟;刘斌泰;李俊玲;张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5/00;D03D15/08;D03D13/00;D06B3/10;D06C7/02;D06L1/00;D06L4/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张媛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泡皱格子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通过整经工艺使不同经纱张力的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均匀卷绕在经轴上;采用了单经轴织造工艺,织成泡泡皱格子面料坯布;通过后道染整工艺整理,使面料不仅形成风格独特的格子状分布泡泡面料,而且富有面料良好的四面弹手感,本发明通过在整经、并轴、织造、退煮漂等工艺技术上进行创新,解决了单经轴织造泡泡皱无法织造的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经纱 泡泡 格子面料 织造 经轴 面料 整经 生产工艺 格子状分布 工艺技术 均匀卷绕 织造工艺 坯布 并轴 染整 手感 退煮 四面 风格 | ||
【主权项】:
1.一种泡泡皱格子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通过整经工艺使不同经纱张力的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均匀卷绕在经轴上;采用了单经轴织造工艺,织成泡泡皱格子面料坯布;通过后道染整工艺整理,使面料不仅形成风格独特的格子状分布泡泡面料,而且富有面料良好的四面弹手感;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整经→浆纱→并轴→织造→退煮漂→染色→定型整理,其中:(1)整经:经纱有两种纱线组成: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的细度不同,其中第一经纱要比第二经纱细;所述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的弹性不同,其中第二经纱要比第一经纱弹性好;选好上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后,先将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分别整经到不同的经轴上,并控制整经张力大小;第二经纱整经张力比第一经纱整经张力大25%~35%;(2)并轴: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分别浆纱后,通过并轴机将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并轴在一个经轴上;其中,第二经纱的经轴退解半径与第一经纱的经轴退解半径比值在0.99~0.97,并轴卷绕递减张力控制在5%~10%;(3)织造:在织造穿经过程中,经纱的排列顺序按以下规律进行:经纱从左到右一个完整周期排列为:按a1根第一经纱、a2根第二经纱循环Na个周期后,再按b1根第一经纱、b2根第二经纱循环Nb个周期为一个完整周期;根据起皱格子面料幅宽大小,设置多个循环的经纱完整周期;即总经根数为:(a1X1+ a2X2) Na+( b1 X1+ b2 X2) Nb;上述a1、a2、b1、b2、Na、Nb为自然数;X1指第一经纱;X2指第二经纱;织造纬纱一个完整周期排列为:按c1根第一纬纱、c2根第二纬纱循环Nc个周期后,再按d1根第一纬纱、d2根第二纬纱循环Nd个周期为一个完整周期;根据起皱格子面料长度,设置多个循环的纬纱完整周期,即(c1Y1+ c2Y2) Nc+( d1 Y1+d2 Y2) Nd;上述c1、c2、d1、d2、Nc、Nd为自然数;Y1指第一纬纱;Y2指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的细度不同,其中第二纬纱要比第一纬纱粗;所述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的弹性不同,其中第二纬纱要比第一纬纱弹性好;上述a1、a2、b1、b2、c1、c2、d1、d2、Na、Nb、Nc、Nd均大于等于2;(4)退煮漂:退煮漂工艺处方如下:氢氧化钠 5g/L~20 g/L;精炼剂 1g/L~2 g/L;浴比 1:10~1:20;温度 90℃~100℃;时间 90min~120min;(5)定型整理:定型时间为45s~60s、定型温度为150℃~1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135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