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菜饼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6641.0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60 | 分类号: | A23L17/60;A23L27/00;A23L27/40;A23B7/02;A01D9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菜饼的加工工艺,紫菜饼的加工过程是从原藻采收开始的,原藻的处理流程为原藻的采收、运输贮存清洗、切碎与洗涤、初步处理、压缩、脱水、干燥、分拣和包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紫菜富含胆碱和碘、钙、铁、甘露醇,正是这些成分使得紫菜具有降血脂、抗肿瘤、延缓衰老、抗辐射、降血糖、抗白细胞数降低和抗肝损伤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紫菜加工工艺,多经过高温等步骤,频繁的温度变化会破坏紫菜内成分的结构,降低成分的含量,本发明通过温盐水进一步让盐水进入紫菜内,少次数的烘干减少了紫菜内的成分散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菜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紫菜饼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紫菜饼的加工过程是从原藻采收开始的;原藻的处理流程为:原藻的采收、运输贮存清洗、切碎与洗涤、初步处理、压缩、脱水、干燥、分拣和包装;具体步骤如下:1)原藻的采收:采收原藻必须根据紫菜的生长状况决定,以傍晚时采收最好,因为此时紫菜经光合作用,叶体生长、细胞充实,营养成分、光合作用的初期产物积蓄最多,生长过长的紫菜,因纤维发达而变厚、变硬,会引起紫菜质量的下降;2)原藻的运输贮存:将采收后的原藻放入水箱中,不得放置过长时间,水箱中要保持空气流通,运输时间必须短;3)原藻的清洗:采收的原藻必须放入静止的水盆中泡泡,让沙子等杂质沉底,再把紫菜捞起来即可洗去附着的硅藻及泥砂等杂物,浮流式栽培的紫菜附着的硅藻较多,潮间带方式栽培的紫菜泥砂附着较多,硅藻清洗不干净,干紫菜的光泽度不好,会有可见白色小斑点,原藻变质较快,且易造成分拣困难甚至破菜;4)切碎:切碎的大小和细度与干紫菜的柔软度、在口中的溶解度和口感关系密切;将清洗后的原藻放入切碎机中切碎,切碎机的刀片与孔盘搭配不当、刀刃迟钝,会造成叶体损伤,死细胞增加,干紫菜中出现白色线条等;切碎大小和孔盘大小与脱水效果、帘子的附着力成反比,与紫菜的光泽度成正比;5)初步处理:即指炒菜,炒菜则是将切碎的紫菜放入炒菜机中,炒菜机中的水温为30℃—35℃,紫菜对淡水的适应性较差,浸入淡水后,因渗透压变化,造成咸味成分谷氨酸等、水溶性色素等溶解分离出来,使炒菜用水变色,原藻吸水质量下降,特别是水温过高,原藻的红藻素很容易溶解出来;水中盐度为0.7%—2%,水的含盐量过低,菜中的其它成分溶解,导致质量下降;过高,则造成干紫菜收缩、变色,且难以长时间保管;6)脱水:将炒菜后的紫菜放入加工机中脱水,加工机的脱水是利用毛细现象进行的,脱水海绵的孔径约40—60 微米,鲜菜经过清洗和切碎等过程后,残留的少量硅藻可被脱水海绵吸附;脱水海绵被污染后脱水效果显著下降,进而影响到干燥的温度、速度等;应在保持紫菜平整度的同时,根据需要调节脱水压力;7)压缩:压缩是将炒菜后的紫菜放在圆形模具中,模具中冲压至紧后稍放置冷却定型,时间约30分钟,然后脱模,将脱模后的茶饼放在凉干架上,风干时间约为3‑5天;8)干燥:紫菜压缩后即进入烘干,将压缩后的紫菜放入烘干机中,烘干过程由干燥温度与机内、室内的湿度以及干燥时间和加工速度三要素决定,经脱水后的饼菜重量须保持在25—50 g范围内,初期菜含水量较多、以后逐渐减少,烘干机分为上下两层,在干燥过程中,设定温度应以紫菜到上层时已干燥65%—75%为标准,干燥结合水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上部温度设定过高,则紫菜在烘干机下部即开始收缩,以至出现白斑,并且易发生其它质变:如发红等,新鲜空气的导入与排气,如前所述,干燥的三要素是温度、湿度与时间,调节方法主要通过进气与排气进行,在应用上要根据干紫菜的干燥状况考虑调节室内湿度与换气量,同时注意导入二次空气混合利用;9)分拣:分拣是将干燥后的紫菜饼内的杂质进行剥离,如紫菜饼中的杂质过多,则将制作好的紫菜重新溶水进行杂质分离;10)包装:将分拣好无杂质的紫菜饼用无菌真空塑料袋包装,同时注意按比例装入硅胶、氯化钙、生石灰等干燥剂,封闭塑料袋开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566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