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压和动力油电液复合调控多执行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0443.7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8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权仲翊;李运帷;权龙;葛磊;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21/08 | 分类号: | F15B21/08;F15B1/02;F15B11/16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背压和动力油电液复合调控多执行器系统,增设有动力调控单元、背压调控单元、控制器、转换控制阀、液控单向阀和压力传感器,并通过液压能电气再生方式,对执行器回油腔的压力进行调控,实现多执行器系统在大载荷差异工况下每个执行器控制阀的压差相等,使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与各个执行器所需匹配,消除了载荷不一致所产生的节流损失,解决了工程机械液压油箱小引起液压油发热和老化的问题,降低了排放,提高了能效。 | ||
搜索关键词: | 多执行器系统 电液复合 动力油 调控 工程机械液压 压力传感器 液控单向阀 转换控制阀 调控单元 动力调控 节流损失 输出压力 再生方式 控制器 不一致 大载荷 回油腔 控制阀 液压泵 液压能 液压油 能效 压差 油箱 相等 发热 匹配 老化 增设 排放 | ||
【主权项】:
1.一种背压和动力油电液复合调控多执行器系统,包括有:动力源(1)、主液压泵(2)、分动箱(3)、安全阀(4)、第一液压执行器(6)、第二液压执行器(7)、第三液压执行器(8)、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1)、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增设有:动力调控单元(44)、第一背压调控单元(15)、第二背压调控单元(29)、控制器(16)、第一转换控制阀(12)、第二转换控制阀(13)、第三转换控制阀(14)、第一液控单向阀G1、第二液控单向阀G2、第三液控单向阀G3、第一压力传感器(17)、第二压力传感器(18)、第三压力传感器(19)、第四压力传感器(20)、第五压力传感器(21)以及第六压力传感器(22);所述第一控制阀(9)的工作油口分别与第一液压执行器(6)的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控制阀(10)的工作油口分别与第二液压执行器(7)的工作油口连通;第三控制阀(11)的工作油口分别与第三液压执行器(8)的工作油口连通;主液压泵(2)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和第三控制阀(11)的进油口连通,第一控制阀(9)的回油口与第一液控单向阀G1的出油口连通,第二控制阀(10)的出油口与第二液控单向阀G2的出油口连通,第三控制阀(11)的出油口与第三液控单向阀G3的出油口连通;动力源(1)的输出轴与分动箱(3)连接,主液压泵(2)的输入轴与分动箱(3)连接;第一转换控制阀(12)的油口A1和油口B1分别与第一液压执行器(6)的工作油口连通,第二转换控制阀(13)的油口A2和油口B2分别与第二液压执行器(7)的工作油口连通,第三转换控制阀(14)的油口A3和油口B3分别与第三液压执行器(8)的工作油口连通;第一压力传感器(17)、第二压力传感器(18)分别与第一液压执行器(6)的工作油口连通,第三压力传感器(19)、第四压力传感器(20)分别与第二液压执行器(7)的工作油口连通,第五压力传感器(21),第六压力传感器(22)分别与第三液压执行器(8)的工作油口连通;所有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均连接到控制器(16),信号经过控制器(16)运算后给出控制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1)、第一转换控制阀(12)、第二转换控制阀(13)、第三转换控制阀(14)和转速控制器(30)动作的信号;所述第一背压调控单元(15)与第二背压调控单元(29)包括有背压调控电动/发电机(27)、背压调控液压泵/马达(25)、背压调控液压蓄能器(23)、补油单向阀(28)、转速传感器(37)、第七压力传感器(33)、第一位移传感器(35)、转速控制器(30)、双向DC‑DC变换器(31)、超级电容器(32)以及电源开关(38),二者的连接构成关系相同;第一背压调控单元(15)中:背压调控液压泵/马达(25)的油口P1与第一转换控制阀(12)的油口R1和第二转换控制阀(13)的油口R2连通,背压调控液压泵/马达(25)的油口P2与背压调控液压蓄能器(23)的进油口、第七压力传感器(33)和补油单向阀(28)出油口连通,转速控制器(30)的输出端与背压调控电动/发电机(27)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31)的一端连接在转速控制器(30)的直流母线上,双向DC‑DC变换器(31)的另一端与超级电容器(32)连接,电源开关(38)的输出端与转速控制器(30)的输入端连接,转速传感器(37)检测背压调控电动/发电机的转速,第一位移传感器(35)检测背压调控液压泵/马达(25)的摆角;背压调控电动/发电机(27)与背压调控液压泵/马达(25)同轴连接,它们与分动箱(3)连接;第二背压调控单元(29)中:背压调控液压泵/马达(25)的油口P1与第三转换控制阀(14)的油口R3连通;背压调控电动/发电机(27)及背压调控液压泵/马达(25)与分动箱(3)分离,其它连接关系与第一背压调控单元(15)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3044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