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4/5G高频段的移动通信网络立体分层布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9336.4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晋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32;H04W16/28;H04W16/3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05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4/5G高频段的移动通信网络立体分层布设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是根据现代城市结构的特点,同时从水平平面与垂直平面上将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的覆盖区域分解成为一个个立体网格,并且基于4/5G网络频段无线信号视距传播的特征,对立体网格进行场景区分,最终对于连续相同的场景进行合并,制定城市广覆盖网络架构的搭建,并以此为基础对于不连续场景进行定制化覆盖方法设计,使整体覆盖方案能够精确到街区内部的细致网格,将网络覆盖投资降到最低,将重叠覆盖带来的干扰降到最小,使整个城市网络的载干比性能提到最佳。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频段 移动 通信 网络 立体 分层 布设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4/5G高频段的移动通信网络立体分层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城市网络覆盖场景划分:将城市网络覆盖场景分为街道和街区两类场景;所述的街区为街道分割出来的建筑群区域;步骤(2),街区场景的划分:按照以下四种分类方法对街区场景进行划分:①临街或不临街:设距离街道0‑10m的距离为临街;反之则不临街;②低层楼宇、高层多栋楼宇或超高层独栋楼宇:楼层≤10层为低层楼宇;楼层>10层为高层楼宇,其中,楼层>20层且周边50米以内无楼高为10层以上楼宇的楼宇为超高层独栋楼宇,反之则为高层多栋楼宇;③室内或室外:设空旷且露天的环境为室外;反之为室内;④开放或封闭:设位于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无窗户连接为封闭;反之为开放;划分得到11类场景:场景1为临街‑高层多栋楼宇‑室外‑开放;场景2为临街‑高层多栋楼宇‑室内‑开放;场景3为临街‑高层多栋楼宇‑室内‑封闭;场景4为临街‑低层楼宇‑室外‑开放;场景5为临街‑低层楼宇‑室内‑开放;场景6为临街‑低层楼宇‑室内‑封闭;场景7为不临街‑高层多栋楼宇‑室外‑开放;场景8为不临街‑高层多栋楼宇‑室内‑开放;场景9为不临街‑低层楼宇‑室外‑封闭;场景10为不临街‑低层楼宇‑室内‑开放;场景11为超高层独栋楼宇;步骤(3),街道场景和街区场景4、街区场景5网络的布设:在街道路口拐角出布设天线,天线挂高不超过25m;步骤(4),街区场景3、街区场景6和街区场景9网络的布设:按照现有的传统室分分布系统建设方式进行布设;步骤(5),街区场景10网络的布设:在街区内部的道路绿化带内设置无线基站,每个无线基站覆盖半径为29‑31m,要求所有的无线基站能保证该街区场景的视距传播;步骤(6),街区场景1和街区场景2网络的布设:在场景周围50米范围内的室外环境中寻找25‑30米高度的平台布放天线;天线选用垂直波瓣角大于30度,水平波瓣角小于18度的天线,并通过上仰覆盖;步骤(7),街区场景7和街区场景8网络的布设:在街区内部10层以上高层的楼顶布放天线,根据视距传播距离进行覆盖;天线选用垂直波瓣角大于30度,水平波瓣角小于18度的天线,并通过下倾覆盖;步骤(8),街区场景11网络的布设:楼层≤10层的地方,按照街区场景4和街区场景5的方式进行布设;10层<楼层≤20层的地方,按照街区场景1和街区场景2的方式进行布设;20层<楼层的地方,通过现有的有线网络接口进行布设覆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晋,未经李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1933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TWAMP的错误连接检测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