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逆燃料电池阴极流场结构及可逆燃料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12660.6 | 申请日: | 2017-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邱殿凯;彭林法;邵恒;易培云;来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0263 | 分类号: | H01M8/0263 |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君如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逆燃料电池阴极流场结构及可逆燃料电池,该阴极流场结构包括双层立体流道和定向微通道,双层立体流道由阴极气体主流道和电解水主流道组成,定向微通道由发电定向微通道和电解定向微通道组成;可逆燃料电池发电时,阴极气体主流道分配进入的阴极气体,生成水经过发电定向微通道汇集进入电解水主流道并排出,可逆燃料电池电解时,反应水由电解水主流道进入并通过发电定向微通道分配,阴极气体主流道汇集生成的阴极气体并排出;本发明的可逆燃料电池具有该阴极流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在发电和电解两种工作模式下,水和气的分离,提高了电池水管理和传质效率,保证了可逆燃料电池的高性能输出。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燃料电池 阴极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可逆燃料电池阴极流场结构,用于可逆燃料电池,设置在可逆燃料电池的极板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立体流道和定向微通道,所述的双层立体流道由阴极气体主流道(3)和电解水主流道(7)组成,所述的定向微通道由发电定向微通道(4)和电解定向微通道(6)组成;/n所述的阴极气体主流道(3)和发电定向微通道(4)均进行表面处理,并且使阴极气体主流道(3)的憎水程度大于发电定向微通道(4)的憎水程度;/n所述的发电定向微通道(4)和电解定向微通道(6)内均设有单向瓣膜结构;/n可逆燃料电池发电时,阴极气体主流道(3)分配进入的阴极气体,生成水经过发电定向微通道(4)汇集进入电解水主流道并排出,可逆燃料电池电解时,反应水由电解水主流道(7)进入并通过发电定向微通道(4)分配,阴极气体主流道(3)汇集生成的阴极气体并排出。/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1266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流动沟道和流场
- 下一篇:冷却剂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