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86283.3 申请日: 2017-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7513537B 公开(公告)日: 2019-12-31
发明(设计)人: 凌代舜;张添源;高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87 分类号: C12N15/87
代理公司: 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华
地址: 310013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包括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以及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依次吸附在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上的目的基因和第二阳离子聚合物;所述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包括:内核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中间层采用聚已内酯和油酸修饰,外层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修饰第一阳离子聚合物;所述中间层包括两层油酸以及连接两层油酸疏水端的聚已内酯。本发明还涉及该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可依托自身良好的铁磁性实现不依赖于外加磁场的高效基因转染。
搜索关键词: 铁磁性 纳米载体材料 基因复合物 静电吸引作用 阳离子聚合物 油酸 聚已内酯 中间层 两层 制备方法和应用 纳米立方体 四氧化三铁 高效基因 目的基因 外加磁场 油酸修饰 内核 疏水 吸附 修饰 转染
【主权项】:
1.一种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为层层包覆结构,包括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以及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依次吸附在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上的目的基因和第二阳离子聚合物;/n所述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包括:内核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中间层采用聚已内酯和油酸修饰,外层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修饰第一阳离子聚合物;所述中间层包括两层油酸以及连接两层油酸疏水端的聚已内酯;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聚已内酯和油酸的质量比为8~12:2~5:1;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的边长为22~35n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628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高效转染大菱鲆肌肉细胞的方法-201610839526.8
  • 周慧慧;王旋;何艮;麦康森;高宗宇;江浩文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6-09-21 - 2020-01-14 - C12N15/8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转染大菱鲆肌肉细胞的方法。以构建的大菱鲆肌肉细胞系为材料,以连接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为外源基因,采用核转染的方法进行转染,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采用本发明建立的转染方法,大菱鲆肌肉细胞系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效率可达65%,同时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本方法的建立为鱼类细胞信号转导、鱼类功能基因组学、鱼类营养学、水生环境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 一种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710686283.3
  • 凌代舜;张添源;高建青 - 浙江大学
  • 2017-08-11 - 2019-12-31 - C12N15/87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包括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以及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依次吸附在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上的目的基因和第二阳离子聚合物;所述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包括:内核为四氧化三铁纳米立方体,中间层采用聚已内酯和油酸修饰,外层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修饰第一阳离子聚合物;所述中间层包括两层油酸以及连接两层油酸疏水端的聚已内酯。本发明还涉及该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铁磁性纳米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物可依托自身良好的铁磁性实现不依赖于外加磁场的高效基因转染。
  • 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基因载体系统的制备方法-201710102510.3
  • 梁继超;熊华玉;杜春园;陈勇 - 湖北大学
  • 2017-02-24 - 2019-12-24 - C12N15/8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基因载体系统的制备方法,将支链型聚乙烯亚胺与硝酸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用醋酸调节溶液pH,再加抗坏血酸搅拌均匀;将混合溶液放在258nm的紫外灯下;再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48小时得所需的PEI‑Ag纳米簇。将PEI‑Ag纳米簇与质粒DNA溶液按照不同N/P比进行混合,室温放置10分钟即可形成PEI‑Ag纳米簇‑质粒DNA复合体,将PEI‑Ag纳米簇与不同的microRNA mimics及microRNA inhibitors按照不同N/P比进行混合,可形成PEI‑Ag纳米簇‑microRNA复合体。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快速、简便、高效、低毒、廉价,制得的纳米材料及其基因载体系统可用于常规质粒DNA,大分子量质粒DNA,microRNA mimics及inhibitors的基因转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一种超声转染装置-201920062082.0
  • 蔡浚楠 - 深圳市圣祥高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1-15 - 2019-12-24 - C12N15/8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转染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水槽、培养皿、控制电路板、超声探头;培养皿通过培养皿托架设于水槽内并与设置在壳体内的带动培养皿水平方向移动的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有驱动超声探头的超声波驱动电源;超声探头密封嵌于水槽槽底,超声探头与超声波驱动电源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超声波驱动电源均设置于水槽外,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头。该实用新型中超声探头固定在水槽底部,通过自动化的机械传动装置带动培养皿水平移动来与超声探头对准,解决了手动操作时人为误差所造成的实验变量、手动定位不准导致转染效率低下以及手动定位过程中对细胞潜在污染的问题。
  • 一种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610811557.2
  • 赵美萍;翟筠秋;刘艺斌;黄山;方思敏 - 北京大学
  • 2016-09-08 - 2019-12-03 - C12N15/8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粒径均一,直径40‑60nm,表面通过亲和素‑生物素连接的含脱碱基位点DNA双链可被目标蛋白脱碱基核酸内切酶I(APE1)特异性地识别和切割,释放出荧光基团或药物分子;同时,本发明所获得的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从而可用于活细胞内APE1的原位荧光成像。另外由于癌细胞通常过表达APE1,上述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可以在癌细胞内更有效地释放药物,有望实现针对癌细胞的精准治疗。
  • 多重靶向修饰的载基因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应用-201610550401.3
  • 冯亚凯;杨静;李茜;郭锦棠 - 天津大学
  • 2016-07-13 - 2019-11-15 - C12N15/87
  • 本发明公开了多重靶向修饰的载基因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其方法为:制备膜靶向肽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I);将TAT‑NLS多肽水溶液与核酸水溶液混匀;得混合液;将基因载体(I)配成悬浮液;(4)悬浮液和混合液混匀,静置,得到多重靶向修饰的载基因复合物;本发明的多重靶向修饰的载基因复合物。通过膜靶向肽中的REDV肽与内皮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特异性识别,提高细胞对其摄取。进入细胞后的复合物位于溶酶体/内涵体结构中,通过聚乙烯亚胺与TAT共同作用,提高该复合物的内涵体逃逸能力,促进目的基因进入细胞质中。通过核定位信号NLS与核膜的相互作用,促进目的基因的核内在化。目的基因在内皮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强。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