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质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5737.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1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用利;胡勇;罗志平;何斌;卢永强;黄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日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4 | 分类号: | H01G9/14;H01G9/15;H01G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汪青,方中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解质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其包括卷绕成芯包的工序,化成修复工序,聚合物电解质的工序,安装胶盖及入铝壳工序,老化处理和测试分选工序,该聚合物电解质的工序首先单体的含浸,然后氧化剂的含浸,最后加热聚合,其中加热聚合为四段式聚合;化成修复工序为将卷绕成型的芯包浸入水性化成液中进行化成修复处理,同时将芯包的正极箔与化成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将芯包的负极箔与化成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化成时,同时对芯包的正极箔和负极箔通电,化成修复处理的时间为25~90分钟,且化成修复处理仅进行一次。本发明不仅能够降低电容器的串联等效电阻,而且同批次电容器的ESR值的大小波动幅度小,产品的均一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质 铝电解电容器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固体电解质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正极箔和负极箔之间介入电解纸并卷绕成芯包的工序,化成修复工序,含浸单体和氧化剂并加热聚合以形成聚合物电解质的工序,安装胶盖及入铝壳工序,老化处理和测试分选工序,其中所述的形成聚合物电解质的工序实施如下:首先进行单体的含浸,含浸时间为0.1~10分钟,含浸后去溶剂;然后进行氧化剂的含浸,含浸的方法是先进行0.1~10分钟的常压含浸,再进行0.1~10分钟的真空含浸,再进行1~20分钟的加压含浸,其中,所述常压含浸是指将内为常压的芯包直接浸渍于氧化剂中,所述真空含浸是指先将芯包内部抽真空至真空度为70~100KPa,然后再浸渍于氧化剂中;所述加压含浸是指向芯包内部通入压缩空气至压力为2~6atm,然后再浸渍于氧化剂中;最后进行加热聚合,使得单体发生聚合形成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修复工序为:将卷绕成型的芯包浸入水性化成液中进行化成修复处理,同时将芯包的正极箔与化成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将芯包的负极箔与化成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化成时,同时对芯包的正极箔和负极箔通电,化成修复处理的时间为25~90分钟,且化成修复处理仅进行一次;所述的加热聚合为:四段式聚合,其中第一段聚合温度为35℃~45℃,聚合时间为4~6小时;第二段聚合温度为55℃~70℃,聚合时间为1~3小时;第三段聚合温度为80℃~90℃,聚合时间为2~5小时;第四段聚合温度为130℃~150℃,聚合时间为1~3小时;所述电容器的直径为14mm~20mm,高度为16mm~4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日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日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573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