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锰/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5128.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昱;董文达;王佩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 | 分类号: | H01M4/50;H01M4/583;H01M4/131;H01M4/133;H01M4/1391;H01M4/1393;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乔宇,官群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状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锰/碳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为部分石墨化的无定形碳包覆在棒状四氧化三锰表面得到的一维棒状结构,长度为300~800nm,横截面直径为40~90nm。本发明制备的四氧化三锰/碳复合材料尺寸均一,由部分石墨化的无定形碳包覆棒状四氧化三锰得到核壳结构,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应用中缩短了离子和电子的迁移距离,有效缓解了钠离子嵌入脱出带来的电极材料体积膨胀的问题,而且碳的加入增强了四氧化三锰的电导率。该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状核壳 结构 氧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棒状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锰/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部分石墨化的无定形碳包覆在棒状四氧化三锰表面得到的一维棒状结构,长度为300~800nm,横截面直径为40~9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8512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