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初态纳米材料致哺乳动物癌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7491.7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妹梅;杜华;汪思应;曹瑞;刘亚坤;姜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N5/073;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34116 | 代理人: | 李启胜 |
地址: | 23000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初态纳米材料致哺乳动物癌变的方法,包括以下实验步骤步骤一、原初态纳米材料母液的配置;步骤二、原初态纳米材料致哺乳动物细胞的恶性转化;步骤三、用原初态纳米材料诱发裸鼠成瘤;步骤四、对死亡裸鼠进行病理研究。现有纳米材料致癌性的研究结果基本都是阴性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适用于纳米材料的慢性、低剂量的长期暴露方法,当前针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估并不完善。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经过原初态纳米材料处理后发生了恶性转化的哺乳动物细胞注射入裸鼠皮下,检测原初态纳米材料对哺乳动物癌变的影响,本发明能为纳米材料的致癌性研究提供体内实验数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初 纳米 材料 哺乳动物 癌变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原初态纳米材料致哺乳动物癌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实验步骤:步骤一、原初态纳米材料母液的配置:将纳米氧化锌粉末直接分散于超纯水中,配置成浓度为1mg/ml的储备液,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密闭、避光保存,备用;步骤二、原初态纳米材料致哺乳动物细胞的恶性转化,操作如下:A.将正常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SHP‑2+/+MEF)和含激活突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SHP‑2D61G/+MEF)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培养箱中培养;B.分别取一皿处于对数期的、满度为80%的SHP‑2+/+MEF细胞和SHP‑2D61G/+MEF细胞,经胰蛋白酶消化后分别种植于60mm培养皿中,培养24小时,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弃去原培养液;再向每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稀释后的所述储备液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混合液,培养24小时后,去除所述混合液,每皿细胞用1.5ml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遍,漂洗后,每个培养皿细胞中再加入4ml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连续培养3天;待长满后,用胰蛋白酶酶解消化后开始第二轮纳米材料的慢性处理;循环操作,连续暴露60代完成慢性暴露的过程;步骤三、用原初态纳米材料诱发裸鼠成瘤:将4周龄的雌BALB/c裸鼠,SPF级环境中饲养一周后,提取步骤二中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经过原初态纳米氧化锌慢性刺激达6个月的并发生恶性转化的所述正常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含激活突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组成细胞悬液,将所述细胞悬液在无菌培养室内接种至裸鼠皮下,诱发成肿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未经安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3749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协议载波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4G模块的电力载波通讯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