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东大叶种黄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2201.9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伶俐;黎秋华;孙世利;操君喜;李治刚;赖幸菲;向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瑞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东大叶种黄茶加工工艺,包括鲜叶采摘及萎凋、杀青、摊凉、揉捻、闷黄、初烘、摊凉与干燥工艺流程。与传统广东大叶种黄茶的加工工艺相比,本发明在茶叶杀青,闷黄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在茶叶杀青时采用低温—高温—低温的杀青方式,既能够破坏茶叶中的大多数的酶的活性,消除茶叶中的青草气,产生良好的茶香,又能够使得在茶叶中保留少量的酶进行闷黄操作中的发酵作用。本发明技术加工出的茶叶外形条索紧致,重实,色泽黄绿,内质香气纯正,汤色深黄明亮,滋味浓醇回甘,叶底浅黄色,叶芽完整。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保持并传承了广东大叶种黄茶的历史茗茶盛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东 大叶种黄茶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广东大叶种黄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及萎凋:从广东大叶种品种茶树上采摘新舒展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四叶鲜叶,并将采摘的新鲜茶青薄摊于干净的竹帘上,萎凋,期间不要翻叶;S2.杀青:采用低温—高温—低温的杀青方式,将杀青温度升至150~180℃,然后将S1中茶青投入杀青机中,杀青2~4min,然后升温至180~200℃,杀青3~5min,后再降温至150~180℃,继续杀青3~5min;S3.摊凉:将S2杀青后的茶青取出后迅速抖散进行摊凉,控制摊放厚度为3~5cm,摊凉时间为1~2h,期间每隔30min进行翻动1次;S4.揉捻:将S3摊凉后的茶青投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采用轻‑中‑轻的方式进行;S5.闷黄:又称沤堆,先将S4揉捻后茶叶放置于加热至60~80℃的茶叶干燥机中,短时间加热5~10min,将加热后的茶叶盛于竹筐或发酵筐中进行闷黄,控制茶叶堆放厚度为40~50cm,闷黄时间4~8h;S6.初烘:将解块后的茶叶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至100~110℃进行烘烤,至茶叶含水量为20%~30%时取出;S7.摊放:将S6初烘后的茶叶进行摊放回潮;S8.干燥:将S7回潮后的茶叶放入6CH链板式自动干燥机中,加热至90~95℃,脱水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不大于6%即得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5220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饼茶砖智能自动压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六安瓜片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