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中药组方定向栽培银耳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93424.2 | 申请日: | 2017-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水珍;元萍;陈燕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古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文弘 |
| 地址: | 35226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中药组方定向栽培银耳的方法,包括中药材预处理、培养基配制、拌料、发酵、装袋、打穴、灭菌、接种、培养、出耳和采收,所述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熟地12%、当归10%、白芍12%、川芎8%、棉籽壳41%、麦皮15%、石膏1.8%和尿素0.2%。本发明采用传统中药方剂,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和川芎)与银耳结合,从功效看能够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实现补血、调血以及延缓身体机能老化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尤其适合阴血虚亏之症状,功效明显,药效确切,定位准确;此外,培养基中的中药成分通过银耳反复吸收、转化,使药效成分和银耳的滋补有机结合,药物在菌物体内沉淀,毒性降解,药效突出并且温和。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中药 定向 栽培 银耳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中药组方定向栽培银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材预处理、培养基配制、拌料、发酵、装袋、打穴、灭菌、接种、培养、出耳和采收,具体步骤如下:(1)中药材预处理:选择湿度不超过13wt%的当归、白芍、熟地和川芎中药材下脚料,将物料粉碎为粒度2mm的碎屑,备用;(2)培养基配制:将步骤(1)处理好的当归、白芍、熟地和川芎,与棉籽壳、麦皮、石膏和尿素共混组成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熟地12%、当归10%、白芍12%、川芎8%、棉籽壳41%、麦皮15%、石膏1.8%和尿素0.2%;(3)拌料、发酵:将步骤(2)中培养基的各原料按配比称量,加水,混合均匀,调节含水率为58wt%~62wt%,随后发酵5~6小时,重新测定pH值,调节pH至5.6‑5.8之间;(4)装袋:将步骤(3)所得培养料装入聚丙烯折角袋中,压实,扎口,每个菌棒装料后重1.2g;(5)打穴:用打孔器每个菌棒的同一侧均匀打3个接种穴,并在穴口贴上胶布封口;(6)灭菌:将菌棒进行湿热灭菌12小时,冷却至30℃以下送至接种室;(7)接种、培养:选用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质量比为35:1‑40:1的混合菌丝接菌培养;(8)出耳、采收:待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古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古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9342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