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挡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441.X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翰;刘艳静;姜嘉楠;李宗君;孙汉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六挡自动变速器,它是由3个行星齿轮组即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5个换挡元件即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六挡自动变速器箱体(0)、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二轴(2)组成;3个行星齿轮组组成的效果是使得变速器整体轴向长度缩短,整体紧凑,并且三个行星齿轮组的连接方式简单,制造和装配容易。通过5个换挡元件即可实现6个前进挡和1个倒档,挡位之间的换挡都是简单换挡,即相邻挡位换挡只需控制一个换挡元件接合一个换挡元件分开即可,换挡过程更加平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变速器 | ||
【主权项】:
1.一种六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3个行星齿轮组即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5个换挡元件即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六挡自动变速器箱体(0)、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二轴(2)组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3个行星齿轮组、5个换挡元件、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二轴(2)布置在六挡自动变速器箱体(0)内,液力变矩器(TC)布置在输入轴即Input和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之间并与它们相连,第零离合器(C0)布置在输入轴(Input)和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之间并与它们相连,电机(TM)与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相连;它们的形状构造是:所述六挡自动变速器箱体(0)、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二轴(2)、输入轴(Input)、差速器两侧输出端(Output)、液力变矩器(TC)、电机(TM)和第零离合器(C0)的形状构造是:它们的设计参数和尺寸由所述六挡自动变速器所对应的匹配的整车布置和整车功能要求决定,其中液力变矩器(TC)选用带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以用于减少其所带来的液力损失;电机(TM)为汽车用电动机,是直流电动机、交流三相感应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及永磁无刷电动机中的一种;第零离合器(C0)为多片式湿式摩擦离合器,该多片式湿式摩擦离合器是一种汽车上常用的离合器,其包含对偶片和摩擦片,通过它们之间选择性的结合来实现传递转矩的作用;所述3个行星齿轮组由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组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第三行星齿轮组(PG3)依次沿横向间隔布置在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齿圈(R1)和第一行星架(A1),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G2)包括第二太阳轮(S2)、第二齿圈(R2)和第二行星架(A2),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包括第三太阳轮(S3)、第三齿圈(R3)和第三行星架(A3);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行星架、太阳轮沿纵向间隔布置,第一太阳轮(S1)空套于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上,第二太阳轮(S2)固定于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上,第三太阳轮(S3)空套于六挡自动变速器的第一轴(1)上;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行星架、太阳轮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啮合连接,并且第一行星架(A1)与第二齿圈(R2)相连,第二行星架(A2)与第三齿圈(R3)相连;它们的形状构造是:它们的设计参数和尺寸由最终设计所述六挡自动变速器的各个行星齿轮组的特征参数决定;其中,第一太阳轮(S1)、第二太阳轮(S2)、第三太阳轮(S3)为外啮合圆柱齿轮;第一齿圈(R1)、第二齿圈(R2)、第三齿圈(R3)为内啮合圆柱齿轮;第一行星架(A1)、第二行星架(A2)、第三行星架(A3)为两侧板和其间的连接板组成的空间支撑框架,在两侧板上布置有行星轮轴和轴承;所述5个换挡元件由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组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第一制动器(B1)连接第一行星架(A1)和六挡自动变速器箱体(0);第二制动器(B2)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S3)和六挡自动变速器箱体(0);第一离合器(C1)连接第一太阳轮(S1)和第二太阳轮(S2);第二离合器(C2)连接第一齿圈(R1)和第三太阳轮(S3);第三离合器(C3)连接第一太阳轮(S1)和第二行星架(A2);它们的形状构造是: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均是多片式湿式摩擦离合器,该多片式湿式摩擦离合器是一种汽车上常用的离合器,其包含对偶片和摩擦片,通过它们之间选择性的接合来实现传递转矩的作用;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均是多片式湿式摩擦制动器,该多片式湿式摩擦制动器是一种汽车上常用的制动器,其包含对偶片和摩擦片,通过它们之间选择性的接合来实现停止传递转矩的作用;当然,本发明中的离合器与制动器采用除多片式湿式摩擦离合器、多片式湿式摩擦制动器之外其它形式的换挡元件,亦能用;动力经由所述六挡自动变速器所传递的路线是:动力从输入轴(Input)经由液力变矩器(TC)及电机(TM)中的一种输入,最终由第三行星架(A3)输出至差速器两侧输出端(Output)传递至配备所述六挡自动变速器的前置前驱车辆的驱动轮;进一步,通过第一制动器(B1)、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闭合,第二制动器(B2)、第三离合器(C3)打开,该六挡自动变速器变为一挡速比;通过第一制动器(B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闭合,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打开,该六挡自动变速器变为二挡速比;通过第二制动器(B2)、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闭合,第一制动器(B1)、第一离合器(C1)打开,该六挡自动变速器变为三挡速比;通过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闭合,第一制动器(B1)、第三离合器(C3)打开,该六挡自动变速器变为四挡速比;通过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闭合,第一制动器(B1)、第二离合器(C2)打开,该六挡自动变速器变为五挡速比;通过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闭合,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打开,该六挡自动变速器变为六挡速比;通过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离合器(C3)闭合,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打开,该六挡自动变速器变为倒挡速比;通过前述,该六挡自动变速器能获得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并且该六挡自动变速器每个挡位有三个换挡元件闭合,两个换挡元件打开;在其换挡逻辑中,相邻挡位之间的换挡全部为简单换挡,即在换挡过程中只有一个换挡元件由闭合到打开,另一个换挡元件由打开到闭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7344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送纸筒机械手装置
- 下一篇:玻璃抓取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