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64945.5 申请日: 2017-05-22
公开(公告)号: CN109220644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8
发明(设计)人: 赵正权 申请(专利权)人: 赵正权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G13/00;A01C21/00
代理公司: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代理人: 孙巍
地址: 412000 湖南省株***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施肥;(2)稻田培肥;(3)播种塌谷;(4)日常管理;(5)病虫害生物防治;(6)收获。本发明可以利用允许使用的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溶磷菌的微生物,经过这些有益菌的活动来加速养分释放养分积累,促进水稻对养分的有效利用。本发明采用高效生态除草技术,主要采取养鸭养鱼生态除草,在杂草生长旺盛季节采取半机械除草配合人工除草。本发明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技术,从而达到杀灭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危害水稻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人工养殖赤眼蜂田间放养天敌杀虫技术,从而达到病虫妨害效果。
搜索关键词: 除草 杀虫技术 有机稻米 稻田 频振式杀虫灯 生物防治 成虫 水稻 田间 除草技术 高效生态 光合细菌 解钾作用 控制害虫 人工养殖 日常管理 芽孢杆菌 养分积累 养分释放 允许使用 杂草生长 产卵量 赤眼蜂 根瘤菌 溶磷菌 固氮 解磷 培肥 塌谷 养鸭 天敌 害虫 种植 病虫害 微生物 放养 施肥 养鱼 播种 基数 收获 配合 生态
【主权项】:
1.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施肥:采用以鸡粪、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在使用有机肥料时,必须充分腐熟;同时利用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溶磷菌的微生物,经过这些有益菌的活动来加速养分释放养分积累,促进水稻对养分的有效利用;(2)稻田培肥:绿肥具有固氮作用,种植绿肥可获得较丰富的氮素来源,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每绿肥的产量为2000kg,按含氮0.3%~0.4%,固定的氮素为68kg;绿肥采有紫云英、苕子、苜蓿、蒿枝、兰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其中一种;a.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及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等;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物质;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b.肥料的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在施前2个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覆盖塑料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60℃以上,可有效地杀灭农家肥中带有的病虫草害,且处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3)播种塌谷:a.用种量:杂交稻每亩基本苗2~2.5万株,用干燥种0.7~0.8kg;常规稻每亩基本苗3~3.5万株,用干燥种1.2~1.5kg;b.机械播种:采用能够起垄的水稻精密点播机,播种前将点播机调整到不同品种最佳的株行距和每穴粒数;(4)日常管理:a.除草技术1)主要采取养鸭养鱼生态除草,在杂草生长旺盛季节采取半机械除草配合人工除草;2)灌生水除草技术:在适度晒田后采取深水灌溉,使大量半旱生杂草缺氧死亡,达到生态除草的目的;3)水稻糠稻田除草技术:在稻田施入稻糠,稻糠浮在水田表面,糠质最易被微生物分解,在一周内产生大量CO2和消耗大量O2,使田块进入还原状,即地表面形成一层褐色油膜,O2的减少可阻碍草籽萌发,CO2的增多可阻碍杂草的生长发育,而达到除草效果;b.水浆管理1)播后至出苗前秧板以湿润为主,如果遇晴天气温高和西南风,秧板上的土壤含水量急骤下降,田土发白,出现大裂缝,应灌半沟水或跑马水;如遇连续阴雨天,且雨量较大,畦面积水,应及时疏通畦沟,打开排水,让田面水及时排出,切忌秧板上长时间积水;2)秧苗2叶期要灌水上秧板,并结合施肥除草,保持水层4‑5天,严防漏水或漫灌,以免影响肥效和药效;3)当总苗数达到预定穗数苗的80%时,及时排水搁田,直播稻根系分布浅,宜多次轻搁,引根深扎;4)全生育期除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需要保水以外,采用要湿润灌溉为主,田间不见水层,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引起早衰;(5)病虫害生物防治:a.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技术在4月中旬装灯,沿田间电杆“一”字排列布灯,灯距58‑62m,杀虫灯接虫口距地面1.1‑1.3m,每日21点开灯,次日凌晨4点闭灯,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种类广,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黄色外壳和味,引诱害虫的飞蛾扑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在杀虫灯下套一只袋子,内装少量挥发性农药,可对少量未击毙的蛾子熏杀,从而达到杀灭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危害水稻的目的;b.人工养殖赤眼蜂田间放养天敌杀虫技术采用人工繁殖赤眼蜂,在26℃~28℃温度下,6~8天即可完成一代;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开始放蜂,每隔2~3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1~3万头;放蜂均匀,放蜂点每667m2设点3~5处;距田梗3m开始设点,然后每隔1i0m挂一放蜂器,放蜂半径为5m,把即将羽化出蜂的卵卡放人竹筒或用大而厚的植物叶片制成的放蜂器内,并用小棍连接成“T”字形,插于田间,略高于作物;放蜂10天后,即可根据卵色变化检查寄生情况,天敌寄生后的害虫卵呈黑色;(6)收获:a.直播稻的根系较浅,为防止倒伏,在前中期控制群体与搁好田的基础上,减少田间走动;b.直播栽培用收割机或人工收割、人工脱粒均可,成熟度90%时为收割适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正权,未经赵正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6494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