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壳体复合燃烧余热利用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8232.3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2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吕志鸿;王东杰;胡煦东;靳雁松;贾川;贾大鹏;李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0;F28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余热利用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壳体、换热芯体前支撑体和换热芯体后支撑体,所述换热芯体、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设置在废气烟道内,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外壳和多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位于换热芯体与支撑体上侧,所述下壳体位于换热芯体与支撑体下侧,所述下壳体与热交换体上壳体在两侧自由边处固定;上、下壳体前端面与燃烧室安装筒外侧面固定密封,上、下壳体后端面固定法兰。本发明所述的换热装置采用上下双壳体结构,使得安装方便,结构紧凑;热交换体上、下壳体在对接处采用覆盖结构,可以起到加强结构稳定性的作用,上壳体方形结构中间区域设置有向外的方形凹槽,同时方形结构前、后两端设置的挡板上开有通孔,便于换热装置内部气体向出水管处聚集和排出,避免因积气造成换热装置热负荷增加。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芯体 换热装置 上壳体 上 下壳体 下壳体 方形结构 后支撑体 前支撑体 热交换体 余热利用 支撑体 壳体 燃烧室 双壳体结构 安装方便 方形凹槽 废气烟道 覆盖结构 复合燃烧 固定法兰 固定密封 加强结构 两端设置 内部气体 中间区域 挡板 安装筒 出水管 对接处 后端面 换热管 前端面 热负荷 双壳体 外侧面 自由边 排出 通孔 有向 燃烧 | ||
【主权项】:
1.一种燃烧余热利用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壳体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换热芯体前支撑体和换热芯体后支撑体,所述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前支撑体和换热芯体后支撑体设置在废气烟道内,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外壳和多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位于换热芯体与支撑体上侧,所述下壳体位于换热芯体与支撑体下侧,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在两侧自由边处固定;上、下壳体前端面与燃烧室安装筒外侧面固定密封,上、下壳体后端面固定法兰;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前部为圆‑方过渡结构、中间为方形结构、后部为方‑圆过渡结构,上壳体与下壳体两侧面自由边对接后形成壳体,将换热芯体前支撑体和换热芯体后支撑体及换热芯体包围在外壳中,并与燃烧室安装筒外侧面、固定法兰外侧面固定、密封后共同形成换热装置的气侧通道;上壳体前框式挡板、上壳体后框式挡板固定于方形结构的前、后两端,下壳体侧挡板位于方形结构的前端,下壳体后框式挡板固定于方形结构的后端,前导流板、后导流板固定于下壳体底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823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车辆升降停靠装置
- 下一篇:胆囊植入器和系统以及其输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