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菌二氧化钛医用敷料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0634.0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展城;王仁贤;舒友梅;肖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绿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A61L15/46;A61L15/18;B82Y30/00;C09D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京溪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抗菌二氧化钛医用敷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TiCl4水解;(2)加碱沉淀;(3)解胶;(4)PH值控制;(5)温度控制;(6)可见光敏化;(7)产品过滤纯化;(8)包装。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制备方法,而是对二氧化钛材料进行改性修饰,系统地研究了改性无机纳米钛能级结构中杂质能级与缺陷能级存在的光电压谱法,过渡金属离子(3d电子)、稀土金属离子(4f电子)与非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的元素周期性规律,改性无机纳米钛能级结构中杂质能级与钛3d能级相对位置,以及杂质能级在研究电荷分离能力的荧光光谱法与可见光敏化机,开发了一套易于实现工业化的先进工艺流程。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 杂质能级 能级结构 无机纳米 新型抗菌 医用敷料 光敏化 改性 生产工艺 能级 电荷分离能力 二氧化钛材料 过渡金属离子 稀土金属离子 非金属离子 荧光光谱法 周期性规律 改性修饰 加碱沉淀 缺陷能级 工艺流程 传统的 光电压 解胶 水解 制备 过滤 掺杂 研究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抗菌二氧化钛医用敷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TiCl4水解;(2)加碱沉淀;(3)解胶;(4)PH值控制;(5)温度控制;(6)可见光敏化;(7)产品过滤纯化;(8)包装;具体如下:(1)TiCl4水解:其反应式为TiCl4+(2+x)H2O=TiO2xH2O+4HCl;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在冰水浴的条件下调配为1M的四氯化钛溶液,用磁力搅拌在80℃进行加热水解,钛粒子以【TiO(OH2)5】+单聚体形式存在,两个单聚体通过“羟聚”作用,脱去两个水分子,通过共楞连成二聚体,通过内部去氧基反应和脱水作用,逐步提高PH值,使水解的二聚体单元羟聚为螺旋状长链,经过脱水后形成锐钛矿相结构;(2)加碱沉淀:在四氯化钛提取的锐钛矿浆料中滴加碱液调节PH值大于8,充分搅拌加碱老化,二氧化钛老化沉淀形成悬浊液;沉淀完全后能调高碱液浓度,减少滴加完成后悬浊液的总量,减轻后续洗涤的负担;(3)解胶原理:水浴加热条件下,水解反应同时产生逆反应,即晶化过程;该过程不断析出Ti+,形成晶核;(4)PH值调节:产品初生成后,二氧化钛颗粒开始析出,通过控制饱和度控制析出晶型和析出速度;当C>Ck,开始生成晶核,后期控制Ti颗粒析出速度C0<C<Ck,则能保证不生成新的晶核,原有的晶核不断长大;(5)温度控制:在解胶过程中,温度对晶核的生长速度的影响是复杂的,温度降低,过饱和度增加,晶核生长速度提高,能量随着温度降低活化能上升,降低晶核的析出速度;(6)可见光敏化:利用其自身特殊的电子结构使催化剂具有不同的能级结构,能级结构决定光激发电子转移途径与载流子分离效率,能赋予长期、高效的抗菌效果;通过过渡金属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作用,使二氧化钛的结构表征与活性大大提高,吸收光谱红移的现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绿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绿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106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