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菌二氧化钛医用敷料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0634.0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展城;王仁贤;舒友梅;肖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绿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A61L15/46;A61L15/18;B82Y30/00;C09D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京溪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 杂质能级 能级结构 无机纳米 新型抗菌 医用敷料 光敏化 改性 生产工艺 能级 电荷分离能力 二氧化钛材料 过渡金属离子 稀土金属离子 非金属离子 荧光光谱法 周期性规律 改性修饰 加碱沉淀 缺陷能级 工艺流程 传统的 光电压 解胶 水解 制备 过滤 掺杂 研究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抗菌二氧化钛医用敷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TiCl4水解;(2)加碱沉淀;(3)解胶;(4)PH值控制;(5)温度控制;(6)可见光敏化;(7)产品过滤纯化;(8)包装。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制备方法,而是对二氧化钛材料进行改性修饰,系统地研究了改性无机纳米钛能级结构中杂质能级与缺陷能级存在的光电压谱法,过渡金属离子(3d电子)、稀土金属离子(4f电子)与非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的元素周期性规律,改性无机纳米钛能级结构中杂质能级与钛3d能级相对位置,以及杂质能级在研究电荷分离能力的荧光光谱法与可见光敏化机,开发了一套易于实现工业化的先进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抗菌二氧化钛医用敷料生产工艺,属于医疗用品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健康仍然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细菌无处不在,其中有许多对人体致病的有害细菌,它们的传播和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003年的SARS病毒以及2009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等,给人们造成了重大的灾难。因此,为了控制和消灭有害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减轻或消除细菌可能造成的危害,研制及应用抗菌材料已经成为科研及生产领域的热点。
目前使用的抗菌剂主要分为三类:天然系、有机系和无机系,天然抗菌剂使用安全以及环保性能好,但缺点是使用寿命短、耐热性差和应用范围较窄。有机抗菌剂具有杀菌性能好、杀菌快速、加工方便等优点,但大部分有机抗菌剂存在着有毒性、高温易分解、容易产生微生物耐药性且会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克服有机抗菌剂缺点,人们逐渐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无机抗菌剂。
在申请号为CN200510105656.0的发明专利中,介绍了一种光催化型抗菌材料制备方法,其主要成分为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溶胶溶液,由于以醋酸作为催化剂和络合剂不利于胶体分子的晶化,易导致无定型和亚稳态的二氧化钛粒子,从而导致其抗菌效果不佳,溶胶不稳定且不环保。在申请号为CN201410473030.4的发明专利中,介绍了一种二氧化钛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向银铵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钛粉体,最后以紫外光照射得到二氧化钛载银无机抗菌剂,所得的抗菌剂银粒子尺寸小,分散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改善了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抗菌性能,但是在该体系中银离子极易均相成核,得不到二氧化钛/银复合物,同时银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实际生产,而且没有符合安全以及环保性能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摒弃了传统的制备方法,而是对二氧化钛材料进行改性修饰,系统地研究了改性无机纳米钛能级结构中杂质能级与缺陷能级存在的光电压谱法,过渡金属离子(3d电子)、稀土金属离子(4f电子)与非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的元素周期性规律,改性无机纳米钛能级结构中杂质能级与钛3d能级相对位置,以及杂质能级在研究电荷分离能力的荧光光谱法与可见光敏化技术,开发了一套易于实现工业化的先进工艺流程。通过电磁场恒扰动,控制氧化钛结晶速度,多条件控制,让氧化钛能够得以稳定的高含量的稳定在溶胶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抗菌二氧化钛医用敷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TiCl4水解;(2)加碱沉淀;(3)解胶;(4)PH值控制;(5)温度控制;(6)可见光敏化;(7)产品过滤纯化;(8)包装;具体如下:
(1)TiCl4水解:其反应式为TiCl4+(2+x)H2O=TiO2xH2O+4HCl;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在冰水浴的条件下调配为1M的四氯化钛溶液,用磁力搅拌在80℃进行加热水解,钛粒子以【TiO(OH2)5】+单聚体形式存在,两个单聚体通过“羟聚”作用,脱去两个水分子,通过共楞连成二聚体,通过内部去氧基反应和脱水作用,逐步提高PH值,使水解的二聚体单元羟聚为螺旋状长链,经过脱水后形成锐钛矿相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绿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绿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