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电磁成形工件贴模性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2139.5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6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熊奇;黄浩;唐红涛;邱立;江进波;邓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14 | 分类号: | B21D26/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电磁成形工件贴模性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在驱动线圈外部增加一个或多个集磁器装置,不改变线圈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集磁器把线圈能量传递到接近工件难以贴模的区域内,改变电磁力的分布,增大难贴模区域的电磁力,从而使金属工件无缝贴模,提高成形精度。另一方面,在不更换线圈的情况下,通过跟换不同的集磁器装置来实现对不同工件的成形,可以极大的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并且由于集磁器结构简单,加工工期短,材料一般为最常见的铜,价格相对低廉,相对于更换线圈,更换集磁器更加灵活,成本也更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电磁 成形 工件 贴模性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改善电磁成形工件贴模性成形装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成形的工件经电磁成形后,根据模具的要求,径向出现难以贴模区域,通过在驱动线圈(2)外部径向增加一个螺线管线圈集磁器装置(3),把能量传送到靠近侧壁工件的区域,改变径向难以贴模区域内的电磁力分布,实现工件侧壁无缝贴模;工件在轴向远端区域内,出现较大贴模误差,通过在驱动线圈(2)轴向底部增加一个平板线圈集磁器装置(8),把能量转移到靠近工件底部区域内,改变工件底部难以贴模区域内的电磁力分布,实现工件底部无缝贴模;所述改善电磁成形工件贴模性的成形装置,它包括电容器电源模块(7),所述电容器电源模块(7)与驱动线圈(2)相连,所述驱动线圈(2)固定在滑块(1)上,并设置在半球型模具(6)的正上方,所述半球型模具(6)的顶部通过压边圈(4)固定有金属板件(5);所述驱动线圈(2)包含多匝多层;所述驱动线圈(2)上安装有集磁器模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0213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合金波纹管的热成形方法
- 下一篇:冲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