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磁驱动自修复柔性压敏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8323.7 | 申请日: | 2017-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赵博文;杜逸纯;周兴;王丽丽;曹丰;宋冠宇;刘涵;汤强;王俊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2 | 分类号: | G01L1/12;G01L9/16;C08L77/08;C08K7/06;C08K3/08;C08G69/34;C08J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磁驱动自修复柔性压敏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方案为:首先制备出银纳米线和线型针状磁性镍;再合成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分子基体材料;然后将银纳米线和磁性镍混合后加入到上述基体中,再进行交联、固化、成膜;将自修复柔性薄膜封装后,放入磁场中充磁取向,即可获得智能磁驱动自修复柔性压敏传感器。优点:1、银纳米线与线型针状磁性镍复配后,线型针状结构能与银线有效架构,导电通路更加有效;2、磁驱动自修复柔性压敏传感器采用二聚酸作为单体单元,使得制成的自修复柔性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3、对模具施加磁场后易于各向异性磁性镍在高分子基体中定向取向,实现了智能磁驱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驱动 修复 柔性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磁驱动自修复柔性压敏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一维银纳米线材料a)乙二醇预处理:将50~100 mL的乙二醇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在150~170℃充分加热10~30分钟;b)量取1~4 mL的NaCl水溶液加入预处理后的乙二醇中,加热10~15分钟;NaCl水溶液浓度为0.002~0.004 mol/L;c)将一定量硝酸银溶于乙二醇中,形成0.3~0.5 mol/L的硝酸银溶液;将一定量聚乙烯吡咯酮(PVP)溶于乙二醇中,形成0.4~0.6 mol/L的PVP溶液;取10~15 mL硝酸银溶液加入到步骤1)b)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取30~45mL的PVP溶液通过蠕动泵缓慢滴入,时间控制在50~90分钟内;d)滴加结束后,将步骤1)c)得到的反应液取出静置至室温;然后将上述反应液在9000 rpm下离心10分钟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多次清洗,最后得到粉末状产物;2)线型针状磁性镍制备a)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将0.01~0.06 mol的NaOH溶解于20~60 mL的乙二醇中,形成透明澄清溶液;超声10~30分钟后,转移至三口烧瓶中;然后将5~20 mL的水合肼溶液快速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得到前驱体溶液;b)将上述前驱体溶液置于0.01~0.08 T的磁场中,并加热至60~100℃;将1 mmol~5 mmol的镍盐在40℃下溶解到5~20 mL的乙二醇中;c)采用恒压滴液漏斗将2)b)得到的溶液滴定到2)a)得到的前驱体溶液中;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10~60分钟;d)反应结束后,采用磁分离技术将黑灰色产物分离并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3次,然后在6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3)制备智能磁驱动自修复高分子材料a)高分子预聚物:取一定量二聚酸和二乙烯三胺放入三口烧瓶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加热至150~170℃,机械搅拌,反应20~26小时,形成高分子预聚物;其中二聚酸和二乙烯三胺的质量比为2:1~3:1;b)将上述高分子预聚物溶入到二氯甲烷中形成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两者质量比1:1~1:5;然后将1)中的银纳米线和2)中的线型针状镍超声混合并加入到上述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甲醇和蒸馏水,充分搅拌,然后静置12小时;将下层液取出并在50℃烘箱中加热48小时得到最终混合物;银纳米线与线型针状镍质量比1:1~1:3,银纳米线与线型针状镍的总质量与高分子预聚物质量比为0~55:100;二氯甲烷、甲醇、水的体积比为3:1:2;c)称取一定量的尿素,加入至步骤3)b)得到的最终混合物中,在130~145℃下进行交联,时间2~12小时,即可得到智能磁驱动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尿素与高分子预聚物的质量比为5:100~20:100;d)取向成型及薄膜固化将步骤c)中的智能磁驱动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用模具进行模压固化成膜;固化温度160℃,固化时间2小时,薄膜厚度5~200微米;4)智能磁驱动自修复柔性压敏传感器封装a)将步骤3)d)中得到的膜上下表面分别镀上导电金属薄膜,并用导线引出;导电金属薄膜为金、银、铂或铜,金属层厚度为10~200微米;导线为银纳米线、金纳米线或铜纳米线,导线直径为10~1000微米;b)在步骤4)a)得到的产品上、下表面用柔性保护层进行保护封装,保护层的厚度为10~2500微米;柔性保护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充磁取向:将步骤4)中b)得到的产品置于磁场中进行N‑S充磁取向,即可获得智能磁驱动自修复柔性压敏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983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