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稀脉浮萍与椭圆小球藻联合处理黑臭水体的原位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4056.1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平;林燕;杨万里;周琦;曾光明;李惠茹;吴彬;吴梦洁;王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31/02;A23K10/30;A23K50/75;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的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浮萍与微藻联合处理的生物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染水体分为3~8个处理单元,每个单元用浮木分隔成藻类处理区、浮萍处理区和动物饲养区三个区域;(2)按小球藻与处理水量3%~8%体积比在藻类处理区投加小球藻,处理时间为5~10d;(3)小球藻处理完成后,在该区域接种50~80%覆盖率的浮萍,处理时间约为7~12d,该区域即成为浮萍处理区;(4)浮萍处理完成后,在该区域投放生长期的食草性鱼和鸭,该区域即成为动物饲养区;(5)三个区域联合处理后,捕捉鱼和鸭,并用浮木将残留的浮萍收集。本发明方法简单、绿色、低成本。CODCr、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浮萍 椭圆 小球藻 联合 处理 水体 原位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稀脉浮萍与椭圆小球藻联合处理黑臭水体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污染水体分为3~8个处理单元,每个单元用浮木分隔成藻类处理区、浮萍处理区和动物饲养区三个矩形区域;步骤2)按小球藻与处理水量3%~8%的体积比在藻类处理区投加小球藻,处理时间为5~10d;步骤3)小球藻处理完成后,在该区域接种50~80%覆盖率的浮萍,处理时间约为7~12d,该区域即成为浮萍处理区;步骤4)浮萍处理完成后,在该区域投放生长期的食草性鱼和鸭,该区域即成为动物饲养区;步骤5)三个区域联合处理后,捕捉鱼和鸭,并用浮木将残留的浮萍收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405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