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8598.4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1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思泉;袁博伟;李霄洋;宋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关兆辉;程立民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制作领域,尤其适用于个性化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分析步骤包括:根据获取的眼部检查数据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根据人工晶状体度数和眼部检查数据,设计人工晶状体三维形状;对人工晶状体的三维形状进行数据切片;利用光固化3D打印对数据切片进行打印,得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对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进行后处理,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本发明根据眼部检查数据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并对应设计人工晶状体三维形状,然后通过光固化3D打印技术打印获得人工晶状体。因为该人工晶状体由眼部检查数据获取,因此具备针对性,更贴近患者自身的眼部屈光状态与眼前节图像信息,个性化使用效果明显,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晶状体植入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晶状体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析步骤,根据获取的眼部检查数据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所述眼部检查数据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散瞳后眼前节的晶状体囊袋和悬韧带图像;设计步骤,根据人工晶状体度数、眼部检查数据和眼前节图像信息,设计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和支撑襻三维形状;切片步骤,对所述人工晶状体的三维形状进行数据切片;打印步骤,利用光固化3D打印对切片后的数据进行打印,得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后处理步骤,对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进行后处理,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根据眼部检查数据和眼前节图像信息,确定完整的人工晶状体三维结构包括:根据确定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利用预制函数设计人工晶状体光学部三维形状;确定人工晶状体类型,并根据确定的人工晶状体类型设计人工晶状体支撑襻三维形状;所述预制函数为:人工晶状体材料屈光度函数‑材料收缩系数+材料在36°生理盐水中吸水膨胀系数26%=产品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所述人工晶状体类型包括:常规植入囊袋内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房植入型人工晶状体、悬吊型中的任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85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钢涂覆生产线末端的废料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染链孢菌的菌袋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