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陶瓷管上原位生长Fe2O3纳米针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8112.9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燕;翟婷;李文儒;曹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6 | 分类号: | C01G49/06;B82Y40/00;G01N2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菡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陶瓷管上原位生长Fe2O3纳米针的方法,属于纳米传感器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管置于氯化铁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2)水热反应完成后,将陶瓷管在马弗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实现在陶瓷管上原位生长Fe2O3纳米针的关键之处在于反应原料,及水热反应条件的控制。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在氧化铝陶瓷管上原位生长氧化铁纳米针状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无需事先制备出涂覆法所需粉末,无需手工涂覆;而是在氧化铝陶瓷管上直接生长出针状结构氧化铁。针状结构纳米氧化铁的制备过程也是气敏陶瓷管的制备过程;步骤简单、耗时短;简化了传统气敏陶瓷管的制备工艺,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管 原位生长 纳米针 氧化铝陶瓷管 气敏陶瓷 水热反应 针状结构 制备过程 硫酸钠 水热反应条件 制备技术领域 混合溶液中 纳米传感器 纳米氧化铁 氧化铁纳米 针状 反应原料 退火处理 直接生长 制备工艺 氯化铁 马弗炉 涂覆法 氧化铁 省力 省时 涂覆 制备 耗时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在氧化铝陶瓷管上原位生长Fe2O3纳米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铝陶瓷管置于氯化铁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所述氯化铁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氯化铁和硫酸钠的浓度均为0.05mol/L;水热反应温度为125‑140℃,水热反应时间为6‑18h;(2)水热反应完成后,将氧化铝陶瓷管在马弗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条件为:以3‑4℃/min的速率升温至600‑700℃,保温1.5‑2.5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81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