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骨支架孔径分布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338.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4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辉;夏刚;徐志佳;李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骨支架孔径分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采用等效孔径建立孔径与六面体网格体积之间的关系;1.2确定自然骨内的孔数量;1.3运用网格划分算法对自然骨的表面轮廓模型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并控制六面体的网格数量与自然骨内孔数量相近,计算各组孔的数量;1.4使用遗传算法,通过生成初始种群、计算个体适应值、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实现自然骨模型内孔大小满足测定的孔径分布规律;1.5将TPMS孔单元映射到每一个六面体网格中,得到满足孔径分布的骨支架模型。本发明易于实现,孔隙模型的生成完全由程序控制,整个骨支架模型的孔隙率以及孔之间的连通能够得到保证,有利于骨细胞生成和成熟分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遗传 算法 支架 孔径 分布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骨支架孔径分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1、采用等效孔径建立孔径与六面体网格体积之间的关系;1.2、根据测定的孔径分布规律、自然骨的表面轮廓模型以及自然骨的孔隙率,确定自然骨内的孔数量;1.3、运用网格划分算法对自然骨的表面轮廓模型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并控制六面体的网格数量与自然骨内孔数量相近,计算各组孔的数量;1.4、使用遗传算法,通过生成初始种群、计算个体适应值、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实现自然骨模型内孔大小满足测定的孔径分布规律,若某基因在交叉、变异操作中产生了自相交的不合格六面体,则此基因保持原样,不进行交叉、变异操作;1.5、将TPMS孔单元映射到每一个六面体网格中,得到满足孔径分布的骨支架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633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