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外板爬壁拖涂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5810.8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5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林焰;衣正尧;李玉平;潘志远;裴斐;蒋晓宁;李冰;王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3/04 | 分类号: | B05B13/04;B25J11/00;B05B15/04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杨翠翠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船舶外板爬壁拖涂式机器人,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智能建造装备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由菱形搭载主框架、磁力可调装置、驱动行走机构、喷头横扫及防护装置、供料管系、漆雾回收管系等组成。其技术特点是采用喷头后置于驱动轮,拖动喷头喷涂,防止喷涂轨迹碾压;采用喷头防护罩,防止漆雾污染,对漆雾进行回收;喷头左右横移,模拟人工手持喷枪作业;横移丝杠大于两驱动轮距,保证机器人涂装轨迹全覆盖,不会因往复运动碾压;设置漆雾加热器,防止漆雾因温度低固化堵塞管路。通过自由旋转连接器使机器人所拖带管路始终自由向下,不会翘起,防止拖管额外弯矩力。具有安全、可靠和高效等优点,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外板爬壁拖涂式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船舶外板爬壁拖涂式机器人, 它包括控制单元(11),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菱形强度框架(3a)、磁力可调吸附装置、驱动行走机构、喷头横扫及防护装置、供料管系、漆雾回收管系;所述菱形强度框架(3a)焊接在方形吸附装置搭载框架(3b)上,控制单元(11)安装在菱形强度框架(3a)上,支撑连接漆雾加热器(7b)的漆雾加热器支架(3c)安装在菱形强度框架(3a)上的横向中心位置;自由旋转连接器(7d)安装在方形吸附装置搭载框架(3b)右上方,涂料喷头(8)安装在两驱动轮后;所述磁力可调吸附装置布置安装在方形吸附装置搭载框架(3b)的四角;所述驱动行走机构把安装A驱动电机(6a)的A驱动电机支架(6c)布置在菱形强度框架(3a)左侧,安装B驱动电机(6b)的B驱动电机支架(6d)布置在菱形强度框架(3a)右侧,A驱动电机(6a)输出轴与左侧的A驱动电机输出连接皮带(6e)连接,A驱动电机输出连接皮带(6e)与A驱动轮(2a)连接,B驱动电机(6b)输出轴与右侧的B驱动电机输出连接皮带(6f)连接,B驱动电机输出连接皮带(6f)与B驱动轮(2b)连接,沿机器人横向中心线布置的A驱动轮(2a)和B驱动轮(2b)分别设置在方形吸附装置搭载框架(3b)的外侧,辅助前万向轮(2c)和辅助后万向轮(2d)安装在方形吸附装置搭载框架(3b)纵向的中心线处;所述喷头横扫及防护装置把涂料喷头(8)安装在漆雾防护罩(7h)内,漆雾防护罩(7h)安装在漆雾防护罩支架(5a)上,喷头距离可调节装置(5c)安装在涂料喷头左右横移丝杠框架(4a)上,涂料喷头左右横移丝杠(4c)与喷头横移丝杠电机(4b)连接,涂料喷头左右横移丝杠框架(4a)安装在菱形强度框架(3a)上,涂料喷头左右横移丝杠(4c)大于两驱动轮距离,左右两侧各大150mm;所述供料管系采用机器人本体供料管(7a)终端与涂料喷头(8)连接,机器人本体供料管(7a)始端与自由旋转连接器(7d)连接,地面供料拖管接头(7e)终端与自由旋转连接器(7d)连接,;所述漆雾回收管系采用机器人本体回收软管(7g)始端与漆雾防护罩(7h)连接,机器人本体回收软管(7g)终端与漆雾加热器(7b)连接,机器人本体回收硬管(7c)始端与漆雾加热器(7b)连接,机器人本体回收硬管(7c)终端与自由旋转连接器(7d)连接,地面回收拖管接头(7f)终端与自由旋转连接器(7d)连接,采用硬塑材料的漆雾防护外罩(7k)与半球形的漆雾防护罩(7h)一体浇筑,漆雾防护罩内温度湿度传感器(9)安装在漆雾防护罩(7h)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22581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