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驱动旋转电机辅助蜗轮增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0236.2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段雄波;付建勤;刘敬平;袁志鹏;关尽欢;朱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驱动旋转电机辅助蜗轮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差发电组(7)、温差发电组固定内六角螺母(7-3)、温差发电组冷却水出口管(7-5)、散热器(13)、充放电蓄电池(22)、温差发电组正极(25)、温差发电组负极(26)、旋转电机(35)、旋转电机平键(35-2)、旋转电机正极(23)、旋转电机负极(24)、充放电蓄电池放电负极(28)、充放电蓄电池放电正极(29);旋转电机(35)与蜗轮增压器共轴,旋转电机正极(23)通过电线与充放电蓄电池放电正极(29)连接,旋转电机负极(24)通过粗电线与充放电蓄电池放电负极(28)连接;该装置克服了传统涡轮增压噪音大,功率低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尾气 温差 发电 驱动 旋转 电机 辅助 蜗轮 增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驱动旋转电机辅助蜗轮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差发电组(7)、温差发电组固定内六角螺母(7‑3)、温差发电组冷却水出口管(7‑5)、散热器(13)、水箱(14)、回水管(15)、水箱电磁阀开关(20)、循环水泵(21)、充放电蓄电池(22)、温差发电组正极(25)、温差发电组负极(26)、旋转电机(35)、旋转电机平键(35‑2)、旋转电机正极(23)、旋转电机负极(24)、充放电蓄电池放电负极(28)、充放电蓄电池放电正极(29);其中:温差发电组(7)串联安装在排气管(10)连接;温差发电组固定内六角螺母(7‑3)将温差发电组(7)与排气管(10)通过螺纹紧密连接,固定在汽车底盘上;温差发电组冷却水出口管(7‑5)与散热器(13)的进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散热器(13)的出水管与水箱(14)连接,回水管(15)固定在水箱上;水箱(14)出水管与水箱电磁阀开关(20)连接,水箱电磁阀开关(20)连接循环水泵(21)通过管道连接,水箱电磁阀开关(20)控制水箱(14)的通断;循环水泵(21)通过管道与温差发电组冷却水进口管(7‑5)连接;温差发电组正极(25)通过粗铜电线与充放电蓄电池(22)充电正极连接,温差发电组负极(26)通过粗铜电线与充放电蓄电池(22)充电负极连接;温差发电组温度传感器(1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温差发电组(7)上;旋转电机(35)与蜗轮增压器共轴,通过旋转电机平键(35‑2)将旋转电机(35)的轴与蜗轮增压器轴连接起来;旋转电机正极(23)通过电线与充放电蓄电池放电正极(29)连接,旋转电机负极(24)通过粗电线与充放电蓄电池放电负极(28)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4023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三元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强散热器结构的辅助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