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RANSAC和CNN的鲁棒的车道线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4172.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8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沯;陈从华;谢超;叶德焰;任赋;王治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见(厦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联合RANSAC和CNN的鲁棒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图像采集装置中获得原始图像I,并对所述原始图像I进行高斯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图像I0;S2、对所述平滑图像I0进行边缘提取处理,得到边缘特征图I1;S3、对所述边缘特征图I1进行图像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I2;S4、对所述去噪图像I2设置感兴趣区域,得到感兴趣图像I3;S5、对图像I3进行边缘特征点划分,分为公共点、左边点、右边点;S6、利用RANSAC算法检测车道线,当检测到的车道线数大于3或者|xt,upper‑xt‑1,upper|>Tupper或者|xt,lower‑xt‑1,lower|>Tlower或者|Pt,vp(x,y)‑Pt‑1,vp(x,y)|>Tvp时,转至S7,否则继续迭代至最大迭代次数Imax,得到最终车道线;S7、先利用CNN寻找候选车道线,然后对通过CNN处理得到的含有候选车道线的图像再次应用步骤S6。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ransac cnn 车道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联合RANSAC和CNN的鲁棒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图像采集装置中获得原始图像I,并对所述原始图像I进行高斯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图像I0;S2、对所述平滑图像I0进行边缘提取处理,得到边缘特征图I1;S3、对所述边缘特征图I1进行图像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I2;S4、对所述去噪图像I2设置感兴趣区域,得到感兴趣图像I3;S5、对图像I3进行边缘特征点划分,设置划分参数Vmin、Vcommon和Uvanish,当边缘点纵坐标位于Vmin和Vcommon之间时,判定为公共点,当边缘点纵坐标小于Uvanish时,判定为左边点,其余判定为右边点;S6、利用RANSAC算法检测车道线,具体过程是:S61构建双曲线车道线模型M:![]()
其中Eu=f/du,Ev=f/dv,f是相机焦距,du和dv是像素高和宽,z0和θ从相机评估获得,假设(uL,vL)为左边点和公共点集合,(uR,vR)是右边点和公共点集合,则模型M简化为
其中a=(a1,a2,a3,a4)T,模型参数
S62设置最大迭代次数Imax,每一次迭代,从数据集P中随机选取点集S,S包含N个点,去评估双曲线模型M的参数a,其中N≥4,数据集P为(uL,vL)和(uR,vR)的并集,(uL,vL)为左边点和公共点集合,(uR,vR)是右边点和公共点集合;S63使用实例化的模型M去评估P中不属于点集S的数据点S*,如果S*和M的误差ef的值小于误差阈值et,则将S*添加到一个称为一致集合的点集Si中;S64如果点集Si的个数大于一致集合点集数目阈值d,则利用集合Si去评估模型M,评估的标准采用点集Si中点的误差ef的累加和;S65比较前后两次迭代得到的模型M,保留误差较小的模型,当两个模型误差小于阈值Te时模型参数都保留,同时模型个数计数器累加一,其中,模型个数即为车道线数;S66当检测到的车道线数大于3,或者|Xt,upper‑Xt‑1,upper|>Tupper或者|Xt,lower‑Xt‑1,lower|>Tlower或者|Pt,vp(x,y)‑Pt‑1,vp(x,y)|>Tvp时,其中Xt,upper、Xt‑1,upper、Xt,lower、Xt‑1,lower分别表示车道线的顶点和底点的t帧和t‑1帧的x坐标,Tupper和Tlower是前后帧顶点和底点差的绝对值的阈值,Pt,vp(x,y)是t帧的消失点位置,Pt‑1,vp(x,y)是t‑1帧消失点的位置,Tvp是前后帧消失点的差值的阈值,则中断RANSAC算法检测车道线,转至步骤S7,否则继续迭代至最大迭代次数Imax,得到最终车道线;S7、先利用CNN寻找候选车道线,然后对通过CNN处理得到的含有候选车道线的图像再次应用步骤S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见(厦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明见(厦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541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