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衬衫上的泡泡袖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1918.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6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云;张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创意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27/10 | 分类号: | A41D27/10;A41H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衬衫上的泡泡袖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缩窄肩宽的步骤、绘制新袖窿弧线的步骤、加高袖山得到新袖山弧线的步骤、在新旧袖窿弧线间确定活褶块数量及大小的步骤、于新袖山弧线以上绘制活褶块的步骤、缝合衣袖和衣身并翻折缝合活褶的步骤。其技术方案在成衣后能够得到美观得体的泡泡袖,由于将肩宽进行了适当的缩窄,并将肩宽缩窄量加在了袖山上的活褶中,同时将袖山进行了适当的膨起,使得成衣后更为美观、舒适且贴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增加活褶制作泡泡袖产生的肩线不够美观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衬衫 泡泡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衬衫上的泡泡袖的制作方法,衬衫包括相拼合的衣身布片(40)和衣袖布片(50),且于所述衣身布片(40)和衣袖布片(50)相拼合处设置有多个活褶(6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预设的设计参数裁制出衣身版的衣肩部分(10),所述衣肩部分(10)上具有原袖窿弧线c、肩线j,且所述原袖窿弧线c两侧的端点为S点和T点,所述肩线j与所述原袖窿弧线c相交于M点,所述肩线j为一线段且长度为所述衣身布片(40)的肩宽;步骤二,根据预设的设计参数裁制出衣袖版的袖山部分(20),并形成有与所述原袖窿弧线c相配的原袖山弧线e,且所述原袖山弧线e两侧的端点为R点和Q点,于所述袖山部分(20)上绘制与所述肩线j相配的直线k,所述直线k与所述原袖山弧线e相交于O点;步骤三,缩减所述肩线j的长度,且缩减量为一预设的长度L1,并于两个端点S点和T点之间绘制一条圆顺的新袖窿弧线d,所述新袖窿弧线d与所述肩线j相交于N点,线段MN的长度等于所述长度L1的大小;步骤四,于两个端点R点和Q点之间绘制一条圆顺的且与所述新袖窿弧线d相配吻合的新袖山弧线f,所述直线k与所述新袖山弧线f相交于P点,且线段OP的长度为一预设的长度L2;步骤五,由S点和T点之间的所述原袖窿弧线c、新袖窿弧线b合围成的区域作为第一活褶板块,将所述第一活褶板块划分为若干个活褶块(70);步骤六,额外裁剪出全部的所述活褶块(70),并将每一所述活褶块(70)按排列顺序拼对于所述新袖山弧线f上,构成位于所述袖山部分(20)上的活褶块(30);或者,在所述新袖山弧线f上按排列顺序绘制出与所述第一活褶板块中每一活褶块(70)相配对应的活褶块(30);并且,相邻的所述活褶块(30)的侧边缘延长线相交于所述原袖山弧线e上;步骤七,以所述衣身版为模版裁制出所述衣身布片(40),且所述衣身布片(40)的衣肩部分的下弧形轮廓以所述新袖窿弧线d为基准轮廓线;以所述衣袖版为模版裁制衣袖布片(50),且所述衣袖布片(50)的袖山部分的上轮廓将各个活褶的外侧边缘线为基准形成新的袖山弧线,各个活褶块之间的区域形成活褶;步骤八,拼合所述衣身布片(40)和衣袖布片(50),且所述衣身布片(40)上与所述新袖窿弧线d相对应的轮廓线和所述衣袖布片(50)上与所述新袖山弧线f相对应的轮廓线相配吻合,将所述衣袖布片(50)上的每一活褶(60)远离袖山的一侧向远离衣肩的方向翻折,并缝合至所述衣袖布片(50)上,再将每一所述活褶(60)的侧边缝合至所述衣袖布片(50)上,用以形成泡泡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创意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创意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5191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