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7663.3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姜翠凤;李朝;吴辉;朱佳茗;朱冬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玉桂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化学测试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主要包括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的制备、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多巴胺‑TMB‑H2O2体系的制备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分析。该体系能在652nm左右处产生特殊的紫外吸收峰,从而快速的检测多巴胺。该检测方法对于金纳米粒子不用采取过多的复杂的处理,其操作简便、快捷、耗时短。 | ||
搜索关键词: | 金纳米粒子 多巴胺 羟色胺 检测 制备 紫外分光光度计 紫外吸收峰 化学测试 检测分析 耗时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5‑羟色胺溶液与金源溶液进行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溶液,在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在搅拌的条件下逐滴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形成第二混合溶液,所述第二混合溶液颜色变为酒红色后,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放置于黑暗条件下继续搅拌并离心得到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将所述5‑羟色胺‑金纳米粒子的溶液与多巴胺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后静置;向所述第三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缓冲液、色原试剂和过氧化氢溶液形成第四混合溶液,并进行培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所述第四混合溶液进行检测;其中,所述色原试剂为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3766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憎水性分析系统
- 下一篇:基于点目标频谱检测的农药残留检测装置